低碳生活, 很健康很时尚
没有豪华婚车,甚至亲朋好友也被要求坐公交车赴宴;电子鞭炮接亲……。2010年结婚的长沙市民李治很开心,说这是他和新娘商量好的一场“低碳婚礼”,既环保又节约还时尚。
在2010年的一次公益活动上,长沙市某公益机构教师邓利娟展示了自己的日常穿着:帽子、衣服、围巾,都没花一分钱,全是从离校大学生每年丢弃的衣服中捡来的。“其实我也不是没有钱买衣服,我光出租房子一年就有6万元收入,我真的是为了节约。节约从每个人做起,低碳生活就在你我身边。”邓老师坦言。
低碳生活无处不在。位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位置的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互联网、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子显示屏、校园安防监控、校园电话、校园一卡通等多网合一,相连相通。
在校长周望城看来,只要是能将学校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教育功能,就是低碳的、“两型”的。学校两栋教学楼的一楼和二楼有走廊相连,本来连接处是水泥阶梯,他安排工人用梯形钢板将水泥阶梯铺成斜坡。“这样就在校园里形成无障碍通道,学生可以穿过教学楼在校园里顺畅地跑步锻炼。”周望城还介绍,学校食堂楼顶是露天的,他就开辟来种菜,既让学生学了知识,又为食堂收获了有机蔬菜。
在湖南蔚然成风的,还有频繁举行的低碳志愿者活动。2010年3月21日上午9时,中南大学图书馆门口,由中南大学、中南林科大等15所高校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行为艺术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原来,大学生们是在呼吁大家参加3月27日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熄灯接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长株潭三市联动“洗”湘江、地球熄灯一小时、徒步湘江环保行、低碳出行万人大签名等志愿者活动,让“低碳”在三湘大地成为一个热词。
低碳生活离我们原来并不遥远。节水、节电、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步行、骑车、多乘公交车等等,都是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它将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并非低质量生活和“麻烦”的生活。
“两型社会”建设,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健康更美好,同时使这种生活更具可持续性。走绿色消费新路,低碳生活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政府推动,从点滴做起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带着牙刷牙膏和拖鞋到北京开会,貌似有点“特立独行”其实是“身体力行”。
从2009年起,长沙所有宾馆酒店停止了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当年全市83家星级宾馆、酒店一次性日用品消耗量每月比上年同期减少成套“七小件”约11万套件,全市共节约资金上千万元,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长沙同时还引导宾馆商厦、写字楼推广使用高效办公设备、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产品,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标准,公共场所节能降耗由政府强制变为自觉行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实践的指南。只有思想的闸门打开了,观念转变了,实践才能势如破竹。近年来,湖南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励,加上强力的宣传普及活动,使低碳理念、“两型”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长沙市通过举办节能宣传周、节能创意大赛、节能成果图片展、节能降耗社区行、能源紧缺体验、全民节约用电、节能产品导向目录暨高效节能灯推广发布会等活动,制作并免费发放《节能知识手册》、《能源统计知识手册》、《长沙能源行动计划》等资料,普及节能知识,浓厚了全社会节能氛围,推动了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