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之城”,这是深圳的又一个别名。多年来,深圳已形成了多达25万人的义工组织。大运会的到来,让志愿者群体扩大了数倍,街头的大运志愿服务“U站”中,既有扎根已久的老居民,也有刚来不久的新移民,还有留学生、外来务工人员……
“来了,就是深圳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大气包容的深圳,以大运会为纽带,激发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深圳在哪里?”申办大运会时,不少国际大体联官员有这样的疑问。
“在香港的边上。”这样的解释,不免带些尴尬。
改革先锋,青春之城,创意之都,借助大运会,深圳希望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哪一面?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一连串国际盛会接踵而至,中国人已积累了足够多的自信和自豪。深圳呢,“我们追求不一样的精彩”,大运会向世界传递的信息和内涵在悄然变化,深圳,展示出一份独特的自信与从容。
“从开、闭幕式到赛事相关活动的组织工作,我们要让它回归体育,这种回归会使我们今后举办国际赛事时,能够与国际潮流、现代潮流更加吻合。”举办城市做了这样的基本定位。
原计划要在50所大学中进行的火炬传递,改成了网络虚拟和实际传递相结合。参与网上传递的人数已超过800万,花费则从原先的7000多万元大幅下降到不足2000万元;
大运会向市民征集1100万个废弃塑料瓶,用以作为搭建开幕式舞台的材料;
大运会有一半的新建场馆落户学校,大运村在赛后将整体移交给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黄伟文说:“分布于学校和社区的场馆就像一个个向外辐射的圆圈,辐射范围内的居民都将因此而受益。同时,场馆规划建设以及附近地区的规划改进,满足的不仅是大运赛事的要求,更提升了深圳总体规划设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