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视频海外看两会
访谈热词记者手记
提案议案评论语录
人大论坛代表委员之声
报告解读百姓与两会议程两会辞典
数字两会关注十二五图片花絮
手机问政提案议案pk台
热点调查网友看两会
  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
走访新年民生愿景:就业公平重视教育
2011-02-16 13:54

走访新年民生愿景:就业公平重视教育

资料图片:湖南举行面向残疾大学生的招聘会,这位家长推着孩子来到招聘现场,他们的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2009年秋天,知道沈阳电大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消息,柴金刚立刻报了名,“对于我们身体有缺陷的人,学习的机会特别宝贵”。虽然学校离家较远,但只要有课,他风雨无阻从未迟到,每次上课他还要开着残疾人代步车去接另一些家远的同学,为了车里能多坐几个人,他总会把轮椅放在家里,自己都是拄着拐杖费力地走来走去。

2009年,知道残疾人可以考驾照的消息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用双腿走路的柴金刚特别激动。“对我来说,要保持和正常人一样的速度,车就是我的腿。有生之年我也能开车了,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2010年7月,他报名参加了残疾人驾校,目前机考、路考已基本结束,春节前就能拥有自己的驾照了。柴金刚说,有驾照后,自己想贷款买一辆5万元左右的汽车,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政策,自己能当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样收入可以高一些。

他说,沈阳市现有残疾人38.4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靠政府低保过活,既实现不了个人价值,生活也很困难。希望政府能像招收残疾人大学生一样,给残疾人群体更多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残疾人也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

进城农民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繁华大上海的一隅,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张圣朝一家“疯狂地”工作着。除了他打两份工外,妻子也是早出晚归,早8点至晚10点的家政工作每月收入2500多元。虽然家庭的月收入可达5500多元,但他们仍然省吃俭用,租住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阁楼。由于在外打工医疗全部自费,除了每个月700元的房租外,他们必须预留一笔医疗费用。

但夫妻俩压力最大的还是女儿张秀荣的读书问题。2010年秋季开学时,上海已经实现100%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张秀荣在上海普陀区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就读,学费、书费全免,为家里节省不少开支。但孩子转眼初一,读高中、考大学成为夫妻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由于上海的高中还未对外来子女开放,读大学的唯一出路就是回老家念高中。但女儿平时放松的学习状态让张圣朝觉得,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质量和本地学生相比毕竟有限。张圣朝瞄准了安徽合肥的一所寄宿制高中,经他打听,学校可接收上海毕业的学生,教育质量不错,管理到位,且最重要的是夫妻俩可安心在上海继续打工。唯一担忧的就是学费,吃住学每学期需在女儿身上花1万元左右,一年就是2万。

当半月谈记者问他是否希望女儿初中毕业时上海放开外来子女高中教育,他谨慎地说,上海为农民工子女做了很多,如果全放开的话可能会很无序。

农村家庭:尽快告别“读书无用论”

广西凭祥市礼茶村那岭屯位于中越边境,对面几公里处即是越南谅山省,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是这个村子的典型特征。那岭屯有200多人,考上大学的人很少,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读完初中后出去打工。

村民李丽梅现在最愁心的事情就是上初一的儿子感觉读书无用,对学习不感兴趣。每次她督促儿子去学习,儿子总是说:“读书有什么用?你没看电视说,现在大学生都难找工作,就是考上大学了,还不是出去打工?”

上述值得警惕的“读书无用论”现象在各地都比较普遍。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优势资源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越来越萎缩。在山西,记者发现,许多农村学校都被教育部门撤并,农民子弟进城读书成为主流,教育成本骤然加大。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许多农村家庭对上大学这条“向上流动”的路望而却步。

职教生:“向上流动”的另一种可能

但是,上大学不受青睐,并不意味着农村孩子不需要教育。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支社村村民王江泽是众多放弃上大学这条“向上流动”的路的年轻人之一。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到北京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电脑,经过一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北京一家商务公司工作,月薪三四千元,已经跻身城市“小白领”的行列。

在民办高职院校山西八维研修学院,该学院相关招生负责人说,相比城里孩子,农村孩子的教育较为落后,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非常少,而上三本院校不但学费高,就业还十分困难。相较之下,农村孩子更愿意选择学一门“时间短、见效快”的技术,职业技术教育近两年的升温、高考人数的明显减少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未来五年,职业教育在帮助农村孩子“向上流动”方面仍大有作为。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无疑,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永远是政府谋划民生的头等大事,严峻的就业形势几乎已成社会生活的常态。但是,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相比,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公平问题,它已经成为横亘在基层群众个人发展之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在就业中,不仅存在性别、学历等歧视问题,所谓的“背景”“关系”等是更大的不公,其结果是制造阶层摩擦、影响社会和谐。未来五年,人们期盼政府在着力扩大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在落实就业公平方面有新的突破。(《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期,记者潘旭 南婷 王军伟 王莹)

新年新愿景:改革助推利益格局调整

五年的时间,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不长也不短,它可以骤然改变人们的命运(比如教育、就业),也可以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比如稳定物价、经济扶持)。对于生活已经上了轨道的人们而言,改善发展条件,或许比提供发展机会来得更为现实。无论如何,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利益格局亟待调整的今天,这一切都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匿名发表     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搜
  手机问政
· 江苏苏州 1377***5616
希望政府能关注农村养老保险,让到了退休年龄的农村人安享晚年。
· 上海 1365***7992
房价居高不下,百姓何以为家?贫富分化加剧,和谐从何谈起?男女比例失调,社会如何稳定?
· 江西南昌 1397***0023
国内的很多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程度早超出其施工及维护成本,不知能否将其列入讨论议程,实现真正的四通八达。
· 湖北武汉 1397***3921
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天要看10封来自民间的信件!言路畅通很重要,不知道我国有没有这样的机制?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