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提起青少年精神层面的培养教育问题,两位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拿出了两份相似的提案,都对我国当前青少年的精神面貌状况表示担忧。
青少年人格素养教育缺失
上海一位部级干部的孙子,不喜欢读书,父母亲批评他不读书将来只能做农民,结果他说读书干什么,大哥哥、大姐姐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在调研中,上海这名9岁儿童与父母的对话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颇为震惊。这个孩子还告诉他:“将来爷爷奶奶去世了,一套房子给我,外公外婆去世又留给我一套房子,爸爸妈妈再留一套房子给我,我会有3套房子,今后出租的话,我躺在那里都可以生活。”
林嘉騋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对青少年精神面貌、人格品质的培养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统计显示,我国18岁以下人口约有3.67亿,其中0-25岁的独生子女有1.26亿人。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大部分青少年享受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却在下降。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潘贵玉拿出了一系列的调查数据。
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而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从1997年到2007年却下降了11%。
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
“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来表达对青少年人格层面的担忧。”潘贵玉说,我们对青少年的培养究竟是在做加法还是在做减法?
近期,美国一项针对23个国家的调查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拜金国家。这项涉及2.4万人的调查显示,中国有近半数的35岁以下受访者都认为“金钱代表成功”。
在此之前,青少年自杀事件和网络、手机涉黄事件等频繁见诸媒体,都让潘贵玉忧心不已。
“现在有关青少年的新名词太多了。”潘贵玉说,有些青少年宁愿做“啃老族”也不愿自食其力,甚至谈恋爱都要父母代劳;有些女青年宁肯当“二奶”,也不嫁穷人;“富二代”觉得自己就是贵族,可他们就是缺少精神;还有“农二代”,他们的农民工父母的敢于拼搏、奋斗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也越来越少。
是什么让青少年出现人格危机
在潘贵玉看来,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往往偏重知识和学历,忽视品行和人格的塑造,忽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是产生部分青少年理想信仰淡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差、“高分低能”现象的重要原因。
2009年3月至6月,中国人口宣教中心调研组对北京地区的小学、中学、大学就人格、心理、性健康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发现,人格、心理和性健康问题,在小学生中并不严重。在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问题开始出现,经过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中考压力和青春期身体变化,问题更加凸显。高中一二年级是高发阶段,到高中三年级面临高考时,这些问题开始被掩盖。
大学时期,这些问题会缓解,但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孩子彻底放松心情,开始重新审视面对青春期的众多问题,然后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另一方面则是经历了痛苦的青春期和高考的强压之后,彻底放纵自己,对一切采取无所谓或者是放弃的态度。
这个调研显示,大部分孩子对计划、目标、家人、社会甚至自己,都抱无所谓的态度:第一是对很多问题弃权,也就是说没有态度,不关心或者是没有想过这件事;第二是有没有、干不干都行,这些孩子对一些事物是有感觉的,但出于无奈,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第三个则是漠视。
“这样的人格危机让我们每个人思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格建设是不是没有跟上?”潘贵玉说,现代社会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缺乏应对复杂事物和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很难自觉抵御错误思想和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导致部分青少年理想信仰淡薄,公德缺乏,意志消沉;部分青少年厌学愤世,孤僻自闭,心态扭曲,行为逆反,甚至产生对家庭和社会的极端行为。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缺少对青少年人格、道德层面的塑造,但在很多人看来,成效并不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国青少年出现如此多的人格缺陷?
潘贵玉告诉记者,现在我国的家庭中,子女数量少,家长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但什么是好的,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在青少年的一定阶段,需要逆境、挫折和磨炼,现在的家庭几乎没有这些磨炼。
“在学校,谁不爱分数?尽管教育部出了很多招儿,比如假期不补课、不分重点学校等等,但都没有起到作用。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得到了现代人的高度认同,在学校,分数压倒一切。”潘贵玉说,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健康人格教育,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相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健康人格工程教育已经有些晚了。”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汉湘告诉记者,欧洲国家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已经提出了人格教育的理念,当时还列出了18条标准。
健康人格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似懂非懂的概念。
“表面看,人格工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对每一个青少年,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张汉湘说。
据介绍,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将在中小学和大学生中实施,主要包括健康人格教育、文化传承、心理疏导和性健康教育4项内容,每年将在全国开展“亲子读书日”、“健康人格主题故事会”、“文化传承活动”、“青少年假期社会实践”、“全国青少年生活创意大赛”和“少年英才展示”等6项活动。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没有健康的人格是不行的,没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勤劳的作风,宽广的胸怀和创新的胆略,那也是一句空话。”潘贵玉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松涛)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