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世界500强正在这里集聚
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岸边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成立,是我国最早设立的14个国家级沿海开发区之一,全区面积146.9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24.68平方公里,是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前十强开发区,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最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制造业基地之一。世界第一斜拉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将其与上海市的行程缩短至一小时之内,交通发达,距南通机场仅20分钟行程,上海虹桥机场也只需50分钟;区内建有万吨级航运码头多座,通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多条通向中国内地及上海、华东沿海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的高速公路穿行境内;铁路运输也正在加紧规划与建设中。极具明显优势的地域环境和超强的物流配载能力,使南通开发区成为了华东最具工业发展战略潜力的交通枢纽中心,同时也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前沿开发区。建区以来,全区上下精心打造区内的各类投资环境,并实现区内工业零污染;全区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的发生,并被江苏省授予“社会治安安全区”的称号,让来这里投资的各国投资商及外来务工人员得到充分的安全保证;使推进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发展总进程和谐共存。区内建成苏中地区最早的出口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实现了让投资商快速通关及保税物流的一站式便捷服务。先后吸引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前来落户,累计外商投资企业600余家,总投资100多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就达近50家之多。
回顾“十一五”的发展成就,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德新感慨万千。他说:“‘十一五’,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五年。这五年里,综合实力在持续增长中强势跨越,产业结构在持续转型中加速升级,区域功能在持续拓展中明显完善,各项事业在持续进步中蓬勃发展,执政能力在持续加强中显著提升。”
据了解,2010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99倍;实现财政总收入64.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7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倍;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58倍。
“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坚持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导产业培大育强,2010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形成14家10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比“十五”末提高了9.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7%,能达商务区获批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后编制完成了31个重大规划,实现了规划全覆盖。累计完成拆迁435.68万平方米,建成及在建安置房436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8525户,完成城建工程投入52亿元。能达商务区建设全面启动,核心区基本建成,一座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新城迅速崛起。
同时,开发区坚持发展成果社会共建、全民共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三农”、教育、卫生、文化、群团等事业繁荣发展;五年来兴办实事工程40余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平安建设深入推进,连续四年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称号,“三集中”管理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褒奖。文明创建扎实开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反腐倡廉创新和特色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十二五’时期,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决胜期、转型升级的加速期、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和提升国家级开发区位次的赶超期。”陈德新说:“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条件和要求,‘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和全国一流开发区。”
陈德新说:“要完成这一目标,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先进产业集聚区。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高做优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质态的整体跃升。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经济发展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转变。三是推进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城区。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引领,以优化区域布局为核心,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一流、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四是注重绿色发展,全力打造节约集约生态区。五是统筹各项事业,全力打造社会和谐示范区。”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南通经济开发区欲大力实施“三大计划”和“三大工程”来加速园区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以保障既定目标得以实现。
“三大计划”即: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集中力量主攻最具有利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主攻最具成长性和爆发力的核心产品,主攻最具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的龙头型企业和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项目与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加快光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致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努力使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新的增长极。
服务产业跨越计划。重点建设以能达商务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创意设计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医药研发外包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 “五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的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强区。
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推动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规模工业企业提升价值链、拓展产业链、分离发展服务业。
“三大工程”即:高端人才引育工程。以企业为核心,以“星湖人才计划”为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吸引海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省内外优秀科技人员携带技术成果和专利发明来区开展科技创业,力争5年内引进、培育并重点扶持300名以上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强力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测试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未来三年,每年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资金不低于2亿元。
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奖励基金的激励作用,继续对省、市级立项项目进行匹配资金扶持,对重特大项目引进、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品牌创建、企业上市等进行相应奖励。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一流、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坚持规划先行,高水平构建覆盖全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目标明确、相互衔接的新型城市规划体系,超前研究和掌握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律,对人口规模、资源承载、产业发展、交通组织等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布局,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主动适应重大项目的落户需要,提前谋划并启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配套,建设保障有力、配套完善、适度超前的区域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陈德新接着介绍:“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适度先行的开发建设理念,快速推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性项目建设,力争早出形象、早成规模。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全力推进能达商务区国际学校、商业中心、生态通廊、科技文化园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尽快把能达商务区建成业态高端、繁荣有序的现代商业圈、商务圈。力争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把南通开发区建成一个既有空间组团的相对独立,又与南通主城有机融合,既有各类资源要素竞相集聚、又有无穷活力源源释放的现代化新兴城区。”
在打造节约集约生态创建方面,他向记者介绍:“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快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坚持高效集约用地,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相挂钩,挖掘存量土地发展潜力,推进闲置资源“二次招商”和“零耗地”招商,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加快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以创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COD排放总量、万元GDP能耗实现逐年下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
目前,南通开发区凭借现有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现代纺织纤维等特色支柱产业进一步打造各特色产业群,秉承“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创园理念,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9大功能园区。每个特色功能园区的规划与特色主导产业规划紧密结合,园区规划切实做到满足各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量身定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产业的集聚地。同时着力提升各园区的信息、配套、物流、融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与城市的功能发展融为一体,做到“生产、生态、生活”同步协调发展,使园区成为科技之园、生态之园、安居之园。
“‘十二五’时期,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尤其做好失地农工、困难群众就业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与水平。继续叫响“平安开发区”品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健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机制,完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陈德新说:“我们将会按照我们的既定目标,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把我们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得更加辉煌!同时,我们更加欢迎世界各大型知名跨国公司选择这里进行投资,我们将会打造更接近你们发展需求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使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你们的又一创富载体。”
中国日报:丁从容 通讯员:邵冲、王春
Ideal gifts for Valentine's Day
A peek into train box lunches
10 destinations favored by Chinese property investors
Tianjin FTZ opens European shopping center
Top 10 favorite gift brands of rich Chinese women
Graduates swarm to job fair in 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s tourism revenues up 13.2% in 2014
Top 10 ways to spend your year-end bon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