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副市长 范三川
中国网讯六盘水的名字来源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三线”建设时期划定的特区。在“三线”建设中,六盘水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吸引了外界,赢得了“江南煤都”的美誉。这是一座以煤立市,以煤兴市的城市。如今,六盘水市却理性、自豪地亮出了中国凉都的城市名片。是煤都这个名片不行了吗?“我们当然不是要用凉都取代煤都,我们亮出凉都的名片,恰恰是要寻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结合点,寻找创造绿色GDP的道路。”在7月28日的六盘水市媒体推介会上,六盘水市副市长范三川这样解答记者的疑问。
在范三川看来,气候是六盘水市重要的资源,但它不能诠释凉都品牌的全部。中国凉都这张城市名片背后还包括了六盘水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人文风情。“城市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寻找亮点,创立品牌,将现有资源转变为特色旅游产业,这样才会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范三川将六盘水市的旅游资源总结为五大点,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然景观雄伟奇特,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休闲避暑独家资源丰富。
六盘水历史悠久,境内有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距今有26万年的历史,与北京的周口店齐名。此外,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古国也位于六盘水市,这里留存着大量的夜郎文化遗迹与传说,蕴藏着许多奥秘。
六盘水市境内有4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4万,占总人口的27%。全市98个乡镇中有50多个是民族乡。在此世居的有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布依族等七个民族。这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建筑等也成了六盘水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六盘水市风光秀丽,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填坑,有世界上最深的竖井(424米),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垂直高度135米),壁立千仞的北盘江大峡谷,千姿百态的地下溶洞等等。
六盘水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10万大军来到六盘水。改革开放后,六盘水市也吸纳了各方人才,因此,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六盘水找到。此外,六盘水本地的特色小吃也独具特色,特色的烙锅更是闻名遐迩。此外,便捷的交通,多元的文化共同铸就了六盘水丰富的休闲资源。
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六盘水市制定了打造三结合战略。即旅游与宣传相结合,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尤其是旅游与体育相结合是六盘水寻找到的新亮点。六盘水的环境十分适合进行高原训练,国家游泳队等曾多次选择六盘水进行训练,“如今我们成为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之一,此外我们还将建设户外运动基地,高原体育博物馆等,让六盘水市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范三川如是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