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引人关注的全国两会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本网特别推出“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对话高端人物、热点代表委员等。3月6日,本网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长朱明,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面对金融危机,泉州如何发挥好海内外泉商的作用,为他们在家乡发展创造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空间?
【朱明】:海内外的泉籍企业家向来都有回报家乡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通过“以侨引外”带动了泉州经济的发展,并因此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发挥海内外泉商和国内127家异地商会的作用,认真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每年都召开泉籍商会座谈会,向泉籍企业家介绍家乡发展情况,推介投资项目,并从审批、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坚持下去,积极为广大海内外泉商在家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商机和广阔的空间。
【主持人】:泉州将2009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请问2009年泉州确定的建设项目重点将向那些领域倾斜?“项目建设年”将在泉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加快现代产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朱明】:为认真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促进泉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市决定在2009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并安排了建设项目375个,总投资达3217亿元,主要集中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完善基础设施、支持“三农”、改善民生、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在项目的生成和实施过程中,我市坚持“高科技项目、生产性项目、商贸性项目及其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先上”,安排了79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年度投资36亿元以上;安排了51个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年度投资109.8亿元;安排了30个服务业项目,年度投资17.7亿元;安排了18个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年度投资15.3亿元。我相信,随着这些生产性、商贸性项目的建成投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泉州经济中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将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主持人】:泉州确定2009年为“项目建设年”,请问,这些投资都是政府投资吗?项目筹资渠道有那些?如何深化投融资制度改革?
【朱明】:“项目建设年”所确定的项目中,政府投资大概占30%左右,主要投向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民生保障设施等,其余项目的资金来源以社会筹措为主。具体讲,筹资渠道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中央和省扩大内需资金盘子,向中央、省里积极争取财政性投资和补助资金;二是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外资、港澳资、台资、侨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四是通过财政预算、土地综合开发收益等方式筹措部分资金;五是进一步探索构建国企投融资平台,做好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我市国有股份的盘活融资工作。
编辑:段若兰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