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引人关注的全国两会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本网特别推出“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邀请高端人物、热点代表委员等做客中国日报网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本期访谈特别邀请了资深“三农”问题专家宋洪远,对话热点“三农”问题,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现在是中国日报网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采访活动,我是中国日报社记者付敬,长期从事“三农”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的报道。

今天在“两会”即将开幕的时候,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先生,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三农”问题的出路。

宋先生所在的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是中国农村政策研究的中心,他本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我想今天他和大家的交流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宋先生和大家做个交流。

【宋洪远】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宋洪远。我们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从事农村经济政策、农村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研究咨询工作。我本人主要是从事农村发展政策和农村发展理论的研究。多年来,除了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之外,还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文件的起草工作,欢迎网友一起交流讨论。

【主持人】宋先生,在当下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状况下,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政的重中之重,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宋洪远】正如您所说,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农村实体经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几个方面带来的影响比较明显,或者说表现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农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农民收入的增长,第三方面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第四方面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等等。

【主持人】自去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不断的影响到实体经济,我们国家沿海外向型经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创,很多企业倒闭,农民工就业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目前现状怎样?农民工就业形势怎样?最新的判断怎样?

【宋洪远】金融危逐渐的蔓延和扩大,对于我们国家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影响的机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出口型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经营困难,就导致一些农民工返乡回流。一个企业要面临倒闭的时候就要裁员,在这个企业里既有农民工就业,又有城市职工就业,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工。因为农民工一走就了之了,城市职工裁员了还是这个城市的人,城市还要管他,还要考虑他的再就业问题。

我们做过调查,包括我们的机构,包括国家统计局,包括劳动社会保障部,都在做一些研究。各家由于调查对象不同,样本不同,采取的口径和方法不同,数据也有差别。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肯定的,就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受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影响,有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了,回流了,离开了城市,回到了农村。

【主持人】宋主任,就农民工就业问题,现在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自去年冬天以来,就业形势有一定的好转?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宋洪远】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大,影响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这使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农民工返乡回流现象增多。由于各单位采取的口径、调研的方法和样本不一样,具体的数据结果也不一样。现在各方估计的结果,如果是统筹考虑,扣除一些不可比因素,大约要在1000到1500万左右。大概反映了因经济危机导致的企业破产,或者是因企业生产经济困难而返乡回流的劳动力。

【主持人】目前就你们的观察,这个趋势是越来越糟到还是趋于好转?

【宋洪远】目前来看,和往年的形势相比,肯定比往年要困难一些。但是,和最初预料的来看,应该说没有预料的那么糟糕。特别是随着春节过后,一些农民工开始返城。有的随着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有一些变化。最近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报道,比如原来在广东工作的农民工,广东企业不行了,他也适应企业的变化,到福建找工作,找到一些新的行业的工作。所以,我想随着情况的蔓延扩大,农民工也在逐渐的适应和调整。

总的来看,应该说今年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经济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影响,使得返乡回流现象增多。但是,情况也可能随着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会得到一些缓解。

【主持人】随着工作机会的减少,农民工的收入肯定会减少,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今年农民工收入的前景是怎样的?

【宋洪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初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十个字,最重要的是前四个字,一个是“稳粮”,一个是“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目前来看,由于农民工就业受到一些影响,继而肯定会影响到收入问题。

从最近几年的农民收入结构来看,农业收入还占到一半以上。但是从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来看,农民工的外出就业收入贡献的份额是提高的,而且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一半以上。这样农民工就业受到一些影响以后,必然会影响到务工收入,务工收入的减少,也会影响到农民收入减少的问题。

【主持人】今年对农民收入比例增加值是多少?去年是多少?

【宋洪远】去年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达到了8%,而且是连续5年增长在6%以上,5年新增收入累计2000元,年均400元左右。今年我估计从农民收入的增加额和增长率来看,都有可能低于去年。

【主持人】刚刚您谈到我们的工作机会,也谈了收入,这都是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近忧。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讲,还有很多长期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社保问题、教育问题、培训问题、户籍问题。我想问一下,您对农民工户籍问题是怎么看?前景怎样?

【宋洪远】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的一个结果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应该是长期的问题,是一个大的战略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制度上、体制上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从户籍制度来看,从最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不是构成农民工进城就业非常重要的制度障碍了,但问题还有。我们下一步还要进行政策措施的调整,应该是围绕着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来做。不是把砖头垫高,而是一个砖头一个砖头的往外抽。从户籍制度来看,现在在大中城市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农民工在这个地方要从流动就业到稳定就业,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比如说在北京,要在这里稳定下来,买房子,一平方米一万,甚至两万,农民工干一年才挣多少钱。要买到3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的房子,要多少钱?大家一算就可以知道,所以成本还是很高的。

在城市农民工就业的成本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政策做调整,譬如社保问题。社保问题包括几个方面,譬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失业保险问题,生育保险问题,养老保险问题,还有子女就学问题等。

以养老保险为例,我们现在对农民工做了一些保险,问题在于它不能够转移,也不能够接续。也就是说在甲企业上的保险,农民工到乙企业工作后不能带走,也不能把前面交的保险和后面交的保险接续。这样保险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三中全会决定和1号文件都提出,要抓紧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办法。

【主持人】就您所知,养老保险接续的办法有没有时间表?

【宋洪远】根据文件要求抓紧制定和实施,有关部门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办法,现在问题是要抓紧实施,操作层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但是只有农民工的保险关系能够转移和接续了,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主持人】就户籍制度我还想补充一个问题,目前据我观察,中央给予地方一定的灵活性,中央在这个问题上还处于摇摆状态,你觉得我这种判断对不对?

【宋洪远】现在政策是这样的,总体上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对城市而言,我们是分类进行改革的,一类是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还有是小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问题。三中全会决定和1号文件,都已经明确提出,要放宽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让农民工能够稳定就业,稳定居住,并使之有序的转变为市民。

【主持人】又回到刚才我们谈到的农民收入的问题,您觉得今年我们农业收入除了工作机会减少这样一个压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宋洪远】要说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除了农民外出就业务工收入减少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和农产品价格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是先升后降。农产品价格从2006年7月份开始持续上涨,到2008年的9月份开始掉头回转,出现了下行的趋势。

【主持人】这种趋势跟国际市场的趋势是一致的吗?

【宋洪远】大体上是一致的,既有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有国内市场的影响。从2008年9月份以来,农产品价格的下行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涨幅的回落,一些品种过去是上涨的,现在可能跟以前比也是上涨的,但涨幅回落了,另外一些品种是水平都在回落,价格水平比过去低了。

农产品价格的下行可能还要保持一段时间,一方面是从供给来看,最近5年粮食连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另一方面从需求来看,我们对粮食的加工转化采取了限制的政策。另外,由于市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也会谨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看,农产品价格下行的趋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农产品价格下行,等于农民卖同样的农产品,由于价格的下行回落,他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多了,这样就会影响到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返乡回流现象的增加,就会对农民收入构成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政府在这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3月5日温家宝总理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你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它对农民增收将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宋洪远】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或者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一个主要的工作目标。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今年的1号文件来看,目前政府采取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个是“稳价”,就是稳定农产品价格,使价格下行的幅度或者说下行的速度减弱。我们采取的最最重要的措施有两个,一个是继续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政府通过提高价格来托市。再有就是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政府到市场上买农产品和粮食,买来以后让价格稳定。我们把它称作“稳价”。

二是“增补”,就是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譬如粮食价格回落了,农民的收入会减少,但是我们增加了对他们的种粮补贴。再比如油料的、生猪的、奶牛的,我们这几年都有一些补贴政策,今年继续落实补贴政策,增加补贴资金规模。增补方面对农民还有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农保补贴,大体上有7、8项。增加补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二个主要措施。

三是促就业。刚才我说农民工就业受到了一些影响,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国务院就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之后国务院又下发了一个文件,就是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六条措施,目前来看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四是促发展。我们采取一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空间。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促进农民的增收。

所以,从目前来看,农民收入形势严峻,可能要比去年增幅有些回落,但是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措施。简单的说,就是稳价、增补、促就业、促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稳定粮食价格,我在一份文件上看到,中央口径是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格。您觉得这个政策和以前提到的政策矛盾吗?

【宋洪远】这个政策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实行,所以这次在文字表述上是“继续提高”。现在为了稳价,稳定市场、稳定供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继续实施这项政策。

【主持人】提高的幅度大概是多少?

【宋洪远】价格的调整也是有测算的,一是要根据供求情况,二是要考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还有其它的因素。如果不考虑供求情况,过高、过低都会带来市场的波动。总之对农民来说,提了肯定比不提好。

【主持人】最近我看到一条消息,讲到咱们国家在培训粮库核查师,主要是清查粮库里面是否有那么多粮食?对此,您觉得可信吗?

【宋洪远】我们对粮食库存要有一个结构的分析,这里有农户的库存,有政府的库存,还有商业库存。现在讲的这一块,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政府的库存,也就是储备库存,主要是用于宏观调控的,用于平衡供求的库存。企业库存和农户库存都是市场主体自己的行为。政府的库存大家为什么比较关心呢?就是因为是政府拿钱购买的粮食。花这么多钱,是不是有这么多粮食,买回了来没有。买了粮食以后,是不是能够用。因为我们库存的粮食是必须要吃的,时间长了不行。我也没看到有具体的报道。通过管理人员的培训,更多的使粮食库存有可考察的机制。实际上信息越透明大家越放心,越不透明大家就越不放心。

【主持人】另外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去年冬天以来持续的旱灾,目前的情况怎样?它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目前农业部,乃至国务院最新的评估结果是什么?将来会不会影响到今年粮食总的生产量?

【宋洪远】去年冬天以来,在一些粮食的主产区发生了持续的干旱。干旱对粮食生产肯定是有影响的。至于旱灾有多大影响,我觉得要做一些分析评估工作。一个是不同地区影响不一样,不同品种影响也不一样,农作物的旱情发生在什么阶段影响也不一样。如果是需要水的时候,肯定影响大。相对的不是发生在那个阶段,影响就会小一些。

最近农业部和国家气象局开了一个会商会,这个情况已经向社会发布了。现在看来,旱灾对粮食生产肯定会产生影响,这是无疑的。影响的大小,影响的结果,还要看在小麦返青的阶段旱情是不是持续。而且最近一些地方又发生了倒春寒,这个实际上是旱灾之后的跟进灾害,它的影响还要观察。我觉得影响肯定是有,究竟多大,要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阶段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从最近灾害评估的结果讲,有影响,可能也不小,但是不是像人们想象的或者感觉的了不得了,而且会对大的供求形势产生逆转性的变化,可能也不会。

【主持人】常年状况下,小麦在总的粮食比重当中占多少呢?

【宋洪远】我们一般讲粮食生产分季来看,主要有夏季、秋季。夏粮里边也有不同品种构成,小麦还是蛮大的。因为小麦的增产主要在河南,河南这次在北部地区遭了这么大的灾,影响肯定是有的。

【主持人】我看到您给一些部门的报告里,提到了“稳粮”两个字,您提出这样的观点的背景是什么?

【宋洪远】稳粮的要求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目标,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工作要求有四句话,十个字,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第一位的就是“稳粮”,为什么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有这么几个分析判断。

一是粮食连续5年增产,粮食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超过了1998年。最近5年累计增产粮食是2000亿斤,年均增产粮食是400亿斤。无论是总产,还是单产,2008年都实现了“双超”,双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这样的高水平下,粮食要保持持续增长,我想要在高平台上往上爬肯定会更困难。

二是最近几年粮食的供求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能够稳定粮食的生产,保持去年的水平,也能够保证我们的粮食供求平衡。无论是宏观调控来讲,还是从粮食生产的自身周期来讲,提出稳粮的要求也还是合乎情合理的。

【主持人】我比较关注的是现在很多农村都出现了空心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您对农村里劳动力的数字感到担忧吗?

【宋洪远】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农村人口的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描述,讲了几句话。这就是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这样一个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变化的景象。当然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离开了农业,对农业的生产肯定是有一些影响的。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

我觉得是这样的,会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会不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一个是要看我们现在生产的要素结构的变化,过去主要靠劳动力,现在有些已经被机械替代了。譬如很多农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程度已做很高了。但是,要从长期来看,老是留在农村的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结构非常有特点的劳动力,比如说“83”老人、“61”儿童、“38”妇女,现在这几年又有变化,连“38”也出来了,还有“61”据说也出来了,都把孩子弄到城市上学。留在农村的可能就剩“83”了,都是老人,肯定会有影响。这种现象本身应该说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过程中都遇到过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避免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而降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而影响到农业的生产。

【主持人】我想问两个数据,跟我接触的一些国外的学者他们都非常关注。第一个数据是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大概是多少?第二,我国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多少?

【宋洪远】关于农村劳动力的数据没有问题,我们统计上都有公布的,叫乡村劳动力总数。问题是剩余和富余的估计,这是有不同的测算方法。有人是从总量上测算,大约有多少多少亿,有人是从种一亩地,或者一个劳动力能种多少亩地来测算的。前一种测算有一定的道理,当然也有方法的问题。后一种测算也有道理,但也有方法的问题。比如说种10亩地需要一个劳动力,肯定有一个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是这样的。反过来说技术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提高了,种一亩地就减少了劳动力。但是有一点,无论是用哪个方法测算的,目前的农村劳动力里边,从农业的劳动力来看,仍然有剩余。

【主持人】我们又回到粮食安全。去年粮食的总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您对今年超过或者说稳定在这个水平有可能吗?

【宋洪远】今年的粮食产量是不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目前分析这个事情,只能看一些因素,还很难把握。譬如夏粮,受旱情的影响,可能不会增加。今年的旱情如果比去年重,肯定要受影响。所以有可能会减产。但是夏粮减产,是不是粮食的总产量就比去年低,不一定,要看秋粮。历史上也有过连续性的灾害,夏粮不好秋粮也不好。所以目前我们只能说夏粮有可能比上一年减产或者是略有减产。

所以有很多因素影响,因素摆出来大家自然就能判断了。今年小麦的自然灾害比去年重,但有可能今年的播种面积比去年多了。去年比如种10亩,1亩200斤,是2000斤,今年我种了12亩,单产不变,这样产量也就增加了。既有单产的因素,还有面积的因素。面积乘单产就是总产,影响单产的因素有技术的因素、也有气候的因素。

【主持人】刚才谈了单产,单产里有一个因素就是科技贡献率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科技贡献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您对这个前景怎么看?目前是什么状态?

【宋洪远】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有两种,一种是新技术,就是新的技术方法。另外一种就是良种,优良品种。从实际情况看,良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我们国家目前在对外战略上讲,农业也要求走出去,我们国家有很多新的农业优良品种,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政策建议?

【宋洪远】现在育种技术在国际上我们国家还是比较先进的,在走出去的战略里,当然要把我们的这些先进的东西在一些地方推广使用。走出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扩大短缺资源的农产品的进口,同时扩大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一方面是走出去,另一方面还要引进来。

【主持人】刚才了解您对食品安全也非常关注,自去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是大家热议的,我想“两会”期间也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您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持怎样的判断?

【宋洪远】对食品安全状况的关注,人们一直在热议。为什么这个问题突出,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我们要全面的分析这个问题。这里固然有一些主观上的因素,有一些管理上的因素,甚至有一些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实际上我在这里想强调一下,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大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譬如我们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工业化的推进一方面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工业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譬如食品添加剂技术的出现,生产了添加剂,又使得添加剂可以加到食品生产中去。人们在使用添加剂的时候,如果不按要求使用,又不知道哪些可加哪些不可加。工业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大家享受到了工业化的成果,同时正是由于工业化提供了这方面的技术,有了添加剂,使得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成为了可能。它就是一种“双刃剑”。

另外,我们在推进城市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也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排污。譬如太湖流域快速城市化的结果,使得一些污水排放增加,污染了水。用水浇了稻田,生产出来的水稻就有问题。这样分析,也是城市化的影响。

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就提高了。过去生活差的时候,农产品供应短缺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能拿到一个苹果,管你什么苹果,管你什么质量,好看不好看,有吃的就不错了。现在你到市场上买苹果,既要看是什么品种,又要看色泽,要讲营养,又要讲口感,还要看大小是不是一样。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他们也都经历了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阶段,这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关系。

【主持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一样,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于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您认为这里是否有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原因?

【宋洪远】也有管理的问题。譬如现在部门分割的体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现在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市场管理的环节都是分割的,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比如说农作物种植业,像小麦,我们实际上管的是麦秆的生产。从麦苗育苗开始到成长,长到成熟,打了粮食,就交给粮食局了。大气环境不是我们管的,是环保气象局的事情。土地是国土部门的。生产环节主要抓的是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是工信部来管,流通环节是商务部的,质量是检验检疫局的。实际上是部门分割的管理机制,就很难做到食品的一体化管理,很难做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这样对食品安全也有影响。

【主持人】要改变这种状况,您的建议是不是我们要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呢?

【宋洪远】一方面是要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在大的部门格局调整不了的情况下,就像您所说的要有机制的调整。像国外就有食品安全委员会。

【主持人】我们有可能建立这样的机构吗?

【宋洪远】实际上也不是没有探讨和研究过,我们都提出过。对食品安全挑战比较大的,就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形式,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带有挑战性的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带有客观性。

我们有2亿多农户,任何一个农产品的生产,都有很多户在做这个事情。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规范化,难度相当大。就说鸡这个品种,有几千万户在养,一个是农户的分散饲养,一个是规模化养殖。这要管起来,和欧美国家的农场管理相比是大不一样的。所以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多,相对分散,经营规模的大小又都不同,都给我们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说到根上,是不是这种经营方式跟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一定的关系?

【宋洪远】说到相关是肯定有关系的。但我们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呢?这是根据国情决定的。我们国家就是地少人多的吗?

【主持人】由于宋先生长期在“三农”问题里做深入的研究,对农民非常有感情,最后希望宋先生能够跟农民朋友和农民工朋友说几句话?

【宋洪远】我想说的是,最近特别是去年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今年又发了一个1号文件,具体的政策措施已经明确,目前是各方面都要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措施。要把我们制定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到农民和农民工,这样才能既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

一句话说,我们要把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关注、关爱,我把它称成为对“三农”要“三关”的要求,体现到我们对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切实的惠及到几亿农民。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相信今天的观点和话题,能够引起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深思。也能够作为他们建言献策的参考。我代表中国日报网站和新浪网站以及广大的网友,对宋先生贡献的智慧和知识表示感谢,也希望他一如既往的为农民、为农民工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