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记者看延安
![]() |
魏地春:延安行深深结下了延安情、安塞情 2009-07-24 12:00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7月14日-21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组织来自中央17家新闻单位100名年轻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采访和体验生活,在活动即将结束时,中国日报专访了中宣部副秘书长魏地春,魏秘书长表示,短短几天延安行,我们深深结下了延安情节、安塞情节、延安安塞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这份情感是永远忘不掉的。 魏秘书长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延安作为革命老区、革命圣地,为新中国的创建做出了极大贡献,也做出了极大牺牲。在建国60周年前夕,我们组织中央媒体百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延安参观、学习、体验生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很有意义的。通过新闻作品来弘扬延安精神,反映老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为奋进中的延安加油鼓劲,是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通过这几天我们实地参观、访问,我深有体会:陕北是民歌之乡,陕北的腰鼓、剪纸艺术不仅反映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陕北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虽然以前陕北人民生活条件很差,但精神力量却是蓬勃向上,这使我们很受感染。通过这次到延安,我看到陕北的变化很大,原来印象中的陕北很荒凉、黄山土岭,但此次我们一路上都是满眼绿色,这充分说明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人民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通过眼前我们看到,亲身体会到陕北发生的巨大可喜变化就足以说明。 魏秘书长说,从1992年起,陕北的农民开始种植蔬菜、瓜果大棚,一年一个棚的平均纯收入就达3万元,咱们安塞农业生态园种植的大棚西瓜,品种是黑美人,一斤要5元钱,北京才1元钱一斤,这说明咱陕北的瓜品质好,通过发展棚栽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当记者问到,作为中宣部的副秘书长,为什么这些天您都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参观、同学习、同实践时,魏秘书长很诚恳地说,作为中宣部的工作人员,此次百名记者延安行活动是我们牵头组织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名成员,跟大家一起全程走完此次活动是应该的;还有,我自己通过此次活动,尤其到安塞农民家里,在思想教育上也是提高;此次延安行,为今后能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为新闻宣传事业服务,是个好事。 魏秘书长强调,中央和中央的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新闻队伍的建设,包括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本目的就是提升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如:有活力、充满朝气、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对基层的实际情况都普遍缺乏了解。通过这次延安行,我们这些年轻的记者通过多接触基层、多接触群众、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基,这为今后更好地胜任新闻宣传工作,完成正确舆论引导的任务有很大的帮助,也对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日报》记者:张琰 徐扬 编辑:肖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