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全国知名网络媒体上海世博行
![]() |
周桥"地球村"——周家桥街道仁恒河滨花园 2009-11-29 21:14
![]() 仁恒河滨花园会所内的儿童游乐场
![]() 仁恒河滨花园会所内的咖啡馆
![]() 仁恒河滨花园会所内,一群老年人正在进行品茶活动。
![]()
来自印度的BINDU女士展示自己画的中国画。 中国日报网消息:25日下午,全国知名网络媒体“上海世博行”的记者来到周家桥街道仁恒河滨花园采访。 周家桥街道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北部,东起轻轨明珠线,西至威宁路;南傍武夷路、玉屏南路、天山支路,北靠苏州河与普陀区隔河相望。辖区面积1.95公里,户籍人口43994万人,下设19个居委会。自1998年始,周桥社区经过8年大规模旧区改造,春天花园、虹桥万博、虹桥新城等中高档商品房小区先后建成,占小区比例的70%,使原来闻名沪上的"棚户区"旧貌换新颜,如今成为上海大都市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社区。 仁恒河滨花园是由上海仁恒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建成于2002年。小区占地面积12.87公顷,总建筑面积38.35万平方米,绿化率近60%,由14幢装修高层住宅楼组成,总户数1663户。园内中心设有室内外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壁球馆、阅览室、健身房等多处文化体育娱乐场所,会所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在1663户居民中,外籍居民占38%,新上海人士居民占30%,本地居民占32%。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为此有人把仁恒河滨花园喻之为周桥社区的小小"地球村"。 作为涉外商品房小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特别重视小区的管理和建设,致力于打造会所文化建设。仁恒河滨花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金慧慧向记者们介绍到,进几年来,小区先后组建了时装队、拳操队、合唱队、摄影沙龙、手工编织组等,来丰富中外居民的业余生活。在迎世博的活动中,居委会还组织小区居民参加了由东方卫视主办的“全家都来赛”社区巡回赛的活动。在今年6月周家桥街道曾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隆重举办“迈向世博 印象周桥——第五届群众文化团队大展示”活动。社区22支群众文化团队、1500多名群众演员自编自导,登台表演,用百姓情怀、百姓方式表达喜迎世博、喜迎祖国60华诞的喜悦心情。在节日里举办元宵灯会、万圣狂欢、中秋赏月等小区文体活动,使中外居民在团队活动中,唱起来、跳起来、聊起来、关系融洽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新商品小区"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状况。 为了使中外居民畅通语言交流,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通过整合小区能人和热心人的资源,在会所教中国居民学英语、外籍居民学汉语,使会所成为中外居民增强邻里感情、交流中外文化的平台。小区有一支由全职太太组成的"小风铃读书会",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妈妈们,除了通过读书会交流学习心得、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思想境界外,还在暑期和寒假为小朋友讲童话故事,丰富儿童的生活,为创建文明小区出力。富有爱心的"地球村"居民自发组成的"爱心大篷车",已成为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春节前,"爱心大篷车"满载着中外居民的心意,驶向社区的阳光之家、困难家庭和残疾同胞家庭,为他们送去关爱,使和谐的春风永远荡漾在新老小区居民的心田。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还积极组织中外居民参加街道举办的团队展示和十月歌会,在历届的十月歌会上,仁恒河滨中外居民代表队都荣获了最高奖项--白玉兰奖,充分展示了"地球村"居民勃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仁恒河滨花园的外在形体;欢乐、健康、和谐,这是仁恒河滨花园居民的内在风貌,外在形体和内在风貌组合成周桥社区小小"地球村"幸福生活的主旋律。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