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要闻
|
上学故事:那一年,我这样走进大学 2009-09-16 11:31
今年大学开学前,广西南宁的准大学生张婷天天泡在一个准大学生QQ群里,寻找“路同道合”者。桂林的准大学生王敏则不着急,她已报名乘坐“圆梦号”爱心专列,到时车上会有很多同路人。 而10年前的此时,湖北恩施的商守卫则独自扛着行李,乘汽车辗转20余小时,才来到了位于武汉的大学。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人离大学门槛的距离越来越近,上学路上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1956年:他一入校就是“国家干部”了 现年71岁的广西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林仲湘,仍清晰记得1956年上大学时的每一幕。那一年,18岁的林仲湘高中毕业,考上了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从广州来到了桂林。 “当时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动员能参加高考的都要高考。”林仲湘回忆,大学报到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政府组织去同一学校的人报名集体包火车车厢,并指定在一个小学集合上车。积极的林仲湘第二个报名,并组织同学交钱、托运行李。 他的父亲不放心,便跟了去办理上车手续。但当时的学生都追求自立,看到农村的学生独自挑着扁担来上学,林仲湘把父亲赶了回去。结果,年少的他们还是把行李弄丢了好几件。“当时风气好,最后一班车拉上我们落下的行李,给我们送去了。”林仲湘说。 上世纪50年代大学免费,国家承担伙食费、讲义费,每人每月还有2元的零用钱。林仲湘回忆:“开学第一天,校长作报告,说我们已列入国家干部名单了……”在这样豪迈的氛围中,他们成长为新中国较早的一代知识分子。 1979年:她被塞进父亲的车拉到大学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勤至今仍感慨自己当年的入学情景,如电影一般。 1979年夏天,恢复高考后的第三个年头,李勤以位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10名的高考成绩被新疆大学中文系录取。那年她21岁,已在和静县上游公社当了4年知青。 1977年和1978年,李勤以微小差距与大学擦肩而过;第三年,她的成绩足以让她进入第一志愿——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然而,最终她被第五志愿新疆大学录取,专业也由英文变成了中文。那时,外语系比中文系热。 得知录取结果后,李勤拒绝上大学,而她在库尔勒的父亲不愿意了。李勤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当年新生报到的前一天,父亲托朋友开着车从库尔勒赶到和静县上游公社,把她连同行李塞进车里,又直奔县里领取报到证,连夜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才到了乌鲁木齐的新疆大学。学校负责人告诉李勤,再晚来半天她就要被除名了…… 进班后,李勤发现几乎一半同学都有过知青经历,这些人特别珍惜学习机会,冬天早上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7点钟就起床读书了。强烈的学习氛围很快感染了李勤,她不再为没有进入理想学府而懊恼…… 1999年:他感觉分数突然不那么重要了 1999年,18岁的商守卫走出湖北恩施大山,只身来到了武汉上大学。那一年,中国高校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扩招。 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出了问题,商守卫落榜了,但最后还是辗转进了湖北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恩施到武汉,山路崎岖,商守卫带着干粮,花了60元车费,坐了2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他当时最大的困难是难以凑齐5045元的学费。“我爸爸和哥哥当年都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务农,学费主要靠借。当时还没有‘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商守卫说。 1999年的大学,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明显受到扩招的影响,我感觉分数一下子变得不重要了。同一个班级里的高考分数,有的是一本分数,有的连二本都没有上。我们班52个人,差不多都是扩招进来的。” 商守卫回忆。 2009年:他们青春做伴好上学 时间走到21世纪,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上大学都成了“跳一跳够得着”的选择。上学途中,且看90后的花样玩法。 今年8月,南宁“青春做伴好上学”的QQ群活跃异常,广西当地媒体也公开了热线,召集到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学校上学报到的新生快乐组合,结伴而行,一来消除旅途寂寞,二来增加出行安全。 这一活动受到了新生和家长们的极大追捧。当前,准大学生们虽然多为90后,但独立自主意识并不弱。这些准大学生大多不想让父母跟着去学校报到,而想和同龄人一路“闯天下”。 已考取武汉一所大学的李岩说:“和同龄人结伴前往,一路说说笑笑,以后我们还会保持联系,建立老乡会,成为朋友,然后寒暑假一起回家……这比家长送有意思多了。”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张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