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经典中国 辉煌60年
|
生态建设:替河山装成锦绣 把国土绘成丹青 2009-09-15 09:55
2007年9月3日,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员工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沙丘上扎草方格。新华社发 大工程带动生态建设大提速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是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实施“三北”和长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国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在大江大河流域、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有效保护了1.04亿公顷天然林,营造公益林1526.7万公顷。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受沙化影响地区的面积占全国1/3,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沙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为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我国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共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66万多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60.2万公顷,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且强度逐渐减弱。沙区生态状况的好转,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毁林开荒的历史,为“青山绿水”做出历史性贡献。10年来该工程造林2686.7万公顷,工程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包括长江、淮河、珠江等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 当前,一项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体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进,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释放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为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