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经济强国
|
生态建设:替河山装成锦绣 把国土绘成丹青 2009-09-15 09:55
2007年10月4日,两位当地人牵着骆驼穿行在清晨的额济纳绿洲胡杨林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华社发 智者曾警示说,“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 当今世界,温室效应、臭氧威胁、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及热带雨林危机等十大生态问题,已危及人类生存条件,引起世界高度关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实施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建设成果显著 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多种职能,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在今年六月份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认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组组数字,展示了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280万公顷增加到17491万公顷,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8.21%。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居世界第一。2000年至2005年,在全球森林面积每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森林面积却在增加。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制。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90多万公顷,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全国有36处湿地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目前,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群,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存区域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消亡速度减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