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文教兴国
|
60年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回眸: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2009-09-07 12:40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新华社发
这是2008年12月10日,重庆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名专家正在对一台新研制的超声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新华社发 从奠基铺路到引领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期待新辉煌 2009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基于国家长远发展的现实需求,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要求,制订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高等教育是放还是收?高中文理是否分科?素质教育如何着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无论是万字有余的专题论文还是言简意赅的观点陈述,工作人员从中读出的都是民众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关注,对教育改革的热烈期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再次使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教育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尊师重教的氛围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浓厚;经历60年的发展后,教育公平的理念已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 2007年以来,中国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基础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成本分担,同时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起覆盖400万高校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体系。同时,中国还建立起覆盖40多万所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祖国已今非昔比。始终与教育事业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科技事业也在期待着新的飞跃。 2009年,中国民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了一个新名词“3G”,就像“纳米”“克隆”“转基因”等60年来中国自主取得的科技成果,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科技理念。 “用这个和我女儿通电话,可以直接看见人呢。”今年63岁的北京居民唐大妈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自己的多功能3G手机,与在美国上学的女儿通话。 如今,由中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已投入商用。专家预言:未来两三年,3G视频拜年将取代短信成为新民俗。新中国成立60年来,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们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卫星遥感、无人驾驶飞机、北斗导航定位、网络通信等一批先进技术手段,在灾区道路不通、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为及时了解灾情、果断决策、有效救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万钢说,“中国科技事业的任务就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地基、铺好路,就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回首60年风雨历程,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好比铺路石,为祖国实现历史跨越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将成为加速器,为祖国走向世界前沿提供了不竭的人才资源。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更加光辉的图景,也为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吴晶 顾瑞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