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祝福中国
滚动新闻

让历史记住导弹的拓荒者

2009-08-27 10:19

我儿时就很爱新中国,我的爱来源于妈妈。

妈妈生在旧社会,吃的是菱角藤、鸡头米、芦苇根、野荷叶和野草之类。这些东西中,含有大量的血吸虫,我有三个舅舅、三个姨妈全死于血吸虫病。那年家里闹水灾,全家只能靠一只小木船逃生,他们的小船极不安全,水上的漂浮物和游动的蛇随时都可能伤害人的生命,外公就被一条从水里窜到船上的蛇咬伤了。外婆紧急动员全家一起求逃难的乡亲们帮忙,大姨在乡亲中找到一个乞丐,带有治蛇药,但要一块银元。哪有呢?这时有一个乡亲出来做媒,她说,等妈妈长大后,以一块银元的代价,嫁到陆地上的爸爸家,先赊账。就这样,外公得救了。妈妈做了童养媳,她曾经遇见过日本鬼子,经历了内战,长年累月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解放的曙光照亮了中国大地之后,妈妈就对我说了“你一定要爱新中国”的话。妈妈的话像种子,很早就在我的心中萌芽!

报效祖国,在儿时就成为我很坚定的理想。

长大后,我随哥哥进入北京。中学时代,我听人说,地球将要毁灭,人类将不存在。我非常恐慌,遥望天空,苦想着,能有什么法子拯救地球呢?上初二那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当苏联歌曲“日日夜夜围绕地球旋转”的乐曲声响过北京上空的时候,我想只有航天工作能够救中国。中学毕业后,我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中科院办的科技校,毕业后分在中科院力学所所属的“怀柔火箭发动机实验基地”,从此,我进入国家保密单位,参与了国家“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和“541超低空地对空导弹”的研制工作。

提起怀柔基地,我就很高兴。那里有许多好人,有无名英雄、科学家林鸿荪,他是钱学森的学生,他自愿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与我们风雨无阻地战斗在深山老林。还有来自各名牌院校的大学生、中专生,还有许多优秀的技术工人。

基地在北京地图上一个不出名的小山村——坟头村。刚去时,没水没电,没房子住,没有公共汽车。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的实验区常有狼出没,毒蛇、野蜂、苍蝇、蚊子等很容易就光顾我们的实验室,实验区的电缆都曾被老鼠啃过。生活区就更不用提了,那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我1963年到基地,虽已有水有电,不住农民家了,但大多数人住集体宿舍,很挤,一间小房要住4个人。我们要进趟北京很难,基地离北京有174里,每两个星期休息两天,有基地的两辆卡车兼班车。那卡车上没座位,没扶手,一辆还没顶棚。坐那样的“班车”是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土。我们像战争年代的军人,和平年代的大庆人。连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1964年视察怀柔基地时,都提笔挥毫“深感此地亦有大庆精神!”

基地虽苦,但没有人退却。对待工作,我们都干劲十足,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是正义的事业,报效祖国,无尚光荣,这是基地人奋斗不息的永恒动力!

林鸿荪副主任与我们同吃、同住。在那个集体中你看不出谁是官谁是兵,听不到怨言。

就是这些人,于1964年冬天,以液氢-液氧为高能燃料的火箭发动机首次在地面试车成功了!

钱老说:“搞导弹,只有用高能燃料火箭发动机,火箭才能做得大,射得远。”它的试验成功是我国跨入高能燃料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十分重要的一步。

基地人,创造着航天史上的奇迹。

后来,“文革”来了,我们尊敬的林副主任被迫害致死。

当广播里整天高喊着“去不去三线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分水岭”时,基地解散了,基地人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当“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命运落在基地人头上时,许多优秀的基地人就走入了悲惨的世界。

怀柔基地再无人理睬,我们被历史遗忘了。我开始怀疑,我所热爱的祖国还爱我吗?于是,病魔压倒了我,高血压、脑梗阻、冠心病、颈椎病、胆结石一齐向我袭来,当我毫无生气地躺在病床上时,正是杨利伟上天的日子。电视里每天数遍地播报着杨利伟上天的信息,竟没有提到怀柔基地,像林鸿荪这样的科学家都未提一个字,我们这些平凡人更是不值一提了。我想,我们的成果肯定是被撤点前那场人为的大火(当时为了所谓的保密而焚烧积存的所有资料)烧掉了。我灰心到了极点。我写好了遗言,只等死神降临。

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糟糕。在2008年的金秋10月,由基地人张罗、力学所支持,搞了一个纪念怀柔基地50周年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领到了一本《让历史记住他们》的小册子后,我才知道有很多人都想着我们。

其中有:我们尊敬的原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副院长于1999年5月,在《人民日报》和《科学报》上发表了“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科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的文章,其中,关于怀柔基地讲了许多话;

已故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于1993年写的文章“不应被历史遗忘的人们”及其续篇;

我们尊敬的、对研制高能燃料氢氧火箭发动机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林鸿荪已于1997年载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力学卷2》上;

我们的基地英雄之一的柴长洵,其事迹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刊登在《当代》杂志1985年第6期上。

我们的成果没有被全部烧掉,我们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成果现已成功地应用到同步卫星和绕月探测器的推进系统中了。我们取得的其他成果也移交到了各有关单位,现正为航天事业起着重要作用。会上有许多人讲话,对我们过去的工作加以肯定。力学所小礼堂前面的墙上,还用幻灯片打出了“让历史记住他们——导弹的拓荒者”,大伙儿的老照片和名字都像电影明星般地用大字打到墙上。

在那一刻,大家都高兴极了,历史没有忘记我们,祖国还爱我们,我这一生没有白活。我能有幸在航天路上走一趟,也许我做的工作很少很少,但是,当我看到那“神舟七号”上高高举起的五星红旗有我心灵的奉献,也许还有我一份血汗的风采,我感到报效祖国无尚的光荣!我从心底发出呼唤,我爱你!我亲爱的祖国——中国!

编辑:宁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钟正芳)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