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文教兴国
|
新中国科技事业60年回眸:向科学进军 2009-08-25 10:34
资料图片:2008年9月3日,袁隆平正在稻田旁查看超级杂交稻生长情况。当日,在安徽芜湖举行的水稻产业提升高峰论坛的专家组测产结果显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选定在芜湖市推广的20万亩超级杂交稻试验区平均亩产达到了724公斤。袁隆平提出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在芜湖初步取得成功。新华社记者 程士华摄
武警官兵驻防三峡库区。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推动社会进步到服务民生,科技发展令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 “我这一亩超级稻一季产量有600公斤,两季就是1200公斤,以前想都不敢想啊。”6月13日,湖南浏阳永安镇万亩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区,70岁的村民刘启顺正在田里除草。 再过20多天,早稻就可以收割了。丰收在即,刘启顺操着湖南口音说:“我们要感谢袁老师。” “袁老师”就是袁隆平。经历过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们,都对粮食短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影响有着切肤之痛。就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决心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老百姓不再挨饿。 那时,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不信邪,最终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先后培育出“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正是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就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秉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动机”,60年来,科技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59年9月26日下午4点,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松基三井”首喷工业油流!适逢新中国十年之庆,人们赋予这个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验证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玉门、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勘探也相继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国从此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6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益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科技发展日益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这个是数字的,这两个是‘汉显’的,这几个手机从灰屏的到彩屏的,从音乐手机到拍照手机什么都有。”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陈丽向记者展示着三个寻呼机、七八个款式各异、功能不同的手机。这些如今都成了她的收藏,陈丽现在用的是一部3G手机。 随着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投入商用,专家们已经预言:“未来两三年,3G视频拜年将取代短信成为新的民俗。” 随着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每一个重大工程中都浇铸了科技人员的智慧;科学育种、合理灌溉、土地增肥,每一穗丰收的稻谷里都饱含着科技人员的心血;荒漠治理、节能减排、污染防控,每一项技术革新中都凝结着科技人员的汗水……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难险重的关头,科技更是彰显出巨大的力量: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站——科技奥运的1200多个科技项目让我们的收获超越了金牌;遥感监测、卫星通信——在抗震救灾的决胜时刻科技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在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未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仍然必须依赖于科技教育高度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力量。”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