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共和国建设者
|
金牌工人许振超 2009-08-24 10:53
许振超(右二)和工友们站在50米高的桥吊梁上讲解桥吊如何维护保养(8月19日摄)。 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部经理许振超从事港口装卸工作30年,刻苦钻研,带领工人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享誉世界航运市场。 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的许振超,1984年,被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拿到桥吊图纸,只有一点俄文基础的许振超傻了眼:桥吊图纸有厚厚的一本100多张,电路图跟迷宫一样,标注还全是英文!当年6月,借着去上海吴淞港码头参加培训的机会,他淘到了一本英汉电气词典。3个月后,许振超学会了桥吊操作,看懂图纸,拿到了桥吊操作资格证。 当时,桥吊出机械故障只能请外国工程师修理。许振超不服气,“只有会修大型桥吊,才不会受制于人”。电路板只有书本大小,正反两面分布着2000多个焊点。“怎样才能清晰地看到电路板上的线路呢?” 平时就爱琢磨的许振超,将电路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在强光照射下,电路板上的线路显现出来,他就照着一笔一笔地绘图。凭着这股钻研劲儿,6个月后,许振超琢磨透了电路板,画出了图纸。 为了摸清桥吊技术,打破外国专家的技术封锁,他整整钻研了四年,绘制标注了厚厚的两本图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桥吊技术手册。一次,公司桥吊的运算放大器出现故障,外国专家张口要400马克(合人民币2000多元),他凭着对桥吊原理的了解,用国产集成块代替,仅花了8元人民币就解决了问题。 许振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成为专家型工人。 近年来,许振超又带领工友们组织实施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污染降低近零。“现在,新加坡港、鹿特丹港等世界大港都用上了我们这项革新成果。”许振超自豪地告诉记者。 30多年来,许振超钻研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 “国家建设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工人。既然当工人,就得干绝活,当能工巧匠,只要肯干、实干、巧干,一定能为国家作出有益贡献!”许振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新华社记者范长国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