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图解中国
|
遵义:“转折之城”展新貌 2009-08-19 13:24
20世纪50年代的遵义(资料照片)。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智取遵义城,中共中央随即召开为期3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命运之舟历经曲折后,终于峰回路转、绝地逢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转折之城”遵义得到了飞速发展。遵义会议“绝地逢生”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遵义儿女开拓创新、勇攀高峰。1949年遵义城仅有6万人,现在遵义中心城区的人口已有约80万,城区面积也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60平方公里。1949年,遵义的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人均仅40元,地方财政收入700万元,粮食总产量66.82万吨,工业总产值0.16亿元,发电量0.02亿度,1952年,公路通车里程655公里。2008年,遵义地区生产总值655.73亿元,人均9570元,达1400美元,财政总收入102.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23亿元,粮食总产量342万吨,工业增加值280.67亿元,发电量157.57亿度,通车里程2.3万公里。这一组组数字折射出60年来遵义的巨大变化。新华社发
20世纪50年代的遵义新华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