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祝福中国
![]() |
林国庆:叫了40多年的“伟大”名字 2009-08-13 09:21
年过40的林国庆优雅地坐着,岁月在这个川妹子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967年10月1日,在“天府之国”川西平原,一个女婴呱呱坠地,母亲给她取名叫“国庆”。 “上学以后总被人当成男孩,班里的女孩大都叫‘红’、‘英’,于是我向妈妈提出改名字的要求,全家人抱着《辞海》起了10多个名字。最后,家里人都说:‘还是国庆好,你就是国庆!’这样,一叫就是40多年。”林国庆说。 1985年,林国庆高中毕业,报考了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经济专业,也就是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当时,全国只有两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80年代末的学术界还在讨论劳动力到底该不该成为商品,更谈不上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时隔20多年,一切都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许多高校都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我国在探索既先进科学又符合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略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在林国庆的记忆里,从1985年来北京读书到现在,北京的诸多变化历历在目: 副食品从过去的凭票供应发展到如今的极大丰富。林国庆在北京上学时,米、面按月定量供应,男生32斤,女生29斤,一些饭量大的男生不到月底就没票了,只好向班里的女生求助。如今,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购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一切,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 生活越来越方便。在北京上学时,林国庆与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信函,偶尔跟家人打个电话,得走很远的路到邮局去打;校园外的商店、餐馆很少,晚上9点以后四处都静悄悄的,饿了,方便面就是最好的“美食”。如今,通讯变得发达而便捷,拿着手机,她能与家人随时通话;到晚上9点,北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快捷的轨道交通,小区内的暖气供应、24小时热水供应,垃圾污水的净化处理等,都印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说起香港,林国庆觉得自己早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1993年,我去深圳出差,在沙头角中英街上,离香港只有几步之遥,望着眼前那片土地,忽然心生同感,香港这个游离的游子同我这个远离父母的游子都属于漂泊的人。”10年后,她从南非回国途经香港转机,飞机到达香港时正是夜间,整个维多利亚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异常美丽。“那是回归之后的香港,此时的感觉与10年前不一样,有一种家的感觉。” 获知自己能参加“六十国庆看香港”活动,林国庆感到非常幸运。这使她再次想起高中时代同学对她说的一句话:“国庆这个名字很伟大。” 让林国庆感触更深的是,国庆这个名字把一个普通人和中华民族的节日联系在一起。对国庆这两个字,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亦君 实习生 欧阳骆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