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文教兴国
|
留学潮涌六十年 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 2009-08-06 15:01
“这是提高我们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为了科技强国”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不会忘记30多年前北京一个寻常的冬日:1978年12月26日,他作为中国首批52名公派赴美国留学人员之一前往美国,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当我们到达纽约机场时,数十家媒体记者把我们团团围住,在耀眼的闪光灯下,我们宣读了简短声明:我们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当年6月,邓小平就增派出国留学人员作出指示,鼓励扩大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认为“这是提高我们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为了科技强国。” 对扩大派遣留学生数量,当时有不同的看法。对此,邓小平指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很快,首批赴美国公派留学人员被挑选出来。 柳百成到美国不久,参加了美国总统卡特欢迎访美的邓小平的隆重仪式。“在一次招待会上,邓小平夫人卓琳代表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三句话:努力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这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随着中国一步步放宽留学政策,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汇成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留学潮。 作为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留学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1984年国家明确提出:自费出国留学也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与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一视同仁。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和“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国服务”的留学工作方针,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留学工作的内涵,为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报效祖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标志着我国留学工作不断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了从选拔到派出、留学市场引导与规范、国外管理与服务、回国就业与创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机构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十七大又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留学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留学打开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大门,成为中国开放的一个标志性国际化现象。今天,放眼世界版图,中国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活跃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广泛的学科领域,也将和谐的中华文化和友好的中国形象传播到全球。 作为新时期的中国留学“赶潮人”,他们为这一求学方式不断添加多元的色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十多年前留学海外,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的3家大学和研究所学习。“留学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视野,”他说,“学到的不仅是医学知识,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归国以来,曾益新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就,在医院管理和医疗体制改革等方面也颇有作为。担任院长后,他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国际型人才,坚持选派年轻医生出国进修。“我希望他们不仅学习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他说,“更希望他们能在视野和思维方面有进步,在学养和素质上适应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