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文教兴国
|
盘点:建国60周年 娱乐载体演变史[图] 2009-08-06 15:31
电影胶片 电影 电影的作用,曾经一度被政治化,超越了更为古老淳朴的音乐,也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娱乐文化形式。黑白故事片和露天电影院,成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五六十年代里,一个大院,几个单位的大人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影片和明星,背得出台词的共同记忆,在并不丰富的物质年代里,兄弟国家的“老电影”就是一种传奇,纯粹的摒弃任何商业,成为了小崔们的美好追忆。 电影载体1-胶片 60到70年代,电影的正常发展受到巨大冲击。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内地涌现出一批具有国民级影响力的影片,比如谢晋导演的作品。这一期间,城市里的人们依然能在电影院、剧院戏院观赏到胶片画质的电影,译制片、日本片等等。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露天电影是与同一时期黑白电视并存的独特记忆。80年代,电影热潮可以透过《大众电影》杂志的销量和百花奖的参与热情来反映得知。对电影导演来说,那样一个充满热情观众的美好情景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除了胶片之外,当时的人们也看不到其他形式的电影。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电影院不断倒闭关门。不过在1994年,内地开始引进票房分账式大片的政策,其中以《泰坦尼克号》的出现最具影响力,电影院及其电影服务行业重新迎来复苏生机,中国电影借此跟上了世界潮流。而至今,胶片依然有着再高清的电视、高清(HD)拍摄都无法超越的质感和影响力,很大一批人坚信电影始终要回归银幕和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