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英文专题 中国在线首页 环球在线首页
CHINA DAILY 英文首页
 

解决金融危机:学者出谋划策同财政支援一样重要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近日发布了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及《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两篇文章。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近日撰文指出,周小川为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金融危机提出颇具建设性意义的观点。但有些国际评论家断章取义,仅将焦点放在诸如创立一个“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等观点上。实际上这样偏狭的报道造成了误读,也低估了周小川、以及其他中国学者为解决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所作的努力。

周小川文章的贡献在于他定义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和经济增长螺旋式下降的综合结果。加上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美联储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实施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资本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最终泡沫破裂导致危机产生。

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一文的观点一致,周小川认为,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局限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现存的体系下,那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会对全球产生严重的影响。鉴于相关的官员制定国内货币政策目标时没有把这些外部效应考虑进去,那么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就会破坏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另外,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过时,已无法反映当今全球经济的深远变化,也无法起到调控的作用。“七国集团”或“三国集团”央行的联合干预虽然能在20世纪80年起作用,让美元的汇率适应国际金融的调整,但也无法成今日之功。

周小川认为,要解决金融危机要分两步走。在短期内,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让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将其外部效应考虑进去。而从长期来看,则要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预防和解决金融危机方面责无旁贷,尤其是在处理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关系上责任重大,因此要加快改革。

为了国际社会的经济稳定发展,即将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必须确定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而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分子的群策群力此时和各个国家的财政支援一样,举足轻重。

( 作者:王建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霍默静)

 
  中国日报记者(与新浪联合报道)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黎星

中国日报总编辑顾问Ed Zhang

中国日报记者付敬
创始时间:1999年9月25日
创设宗旨:促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成员组成:美英中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

[ 详细 ]
  在线调查
中国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上,应持何种态度?
A.要多少给多少

B.量力而行
C.一点不给
D.其他
 
本期项目负责人:肖亭  编辑:孙恬  张峰  关晓萌  霍默静  杨洁  肖亭  设计支持:凌雷  技术支持:沙益新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