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天安门前的国庆阅兵,都能引发亿万国人胸中的激情,电视机前也能吸引最多的观众。阅兵作为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国威、军威乃至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从新中国开国大典直到1959年,每逢国庆都举行阅兵。此后,主要因政治原因,阅兵停顿了25年,结果使军队作风乃至于军人形象都受到了消极影响。1981年3月,邓小平在听取华北大演习的汇报时曾指出:“阅兵对军队在人民的观瞻中有好处,现在人民不知道军队在搞什么。”作为国防建设成果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人们通过观看阅兵,就可以在“观瞻”中了解中国武装力量建设的辉煌成就,并在今昔对比中看到一些闪光的亮点。
受阅部队昂扬的风貌确为世界罕见
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弱,主要体现为“人—武器”两方面。阅兵既可以展示军队成员和精神风貌,又能显现部队的武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看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过去世界上的陆军强国如德国、苏联的阅兵式都异常威武,起到让许多国家观之胆寒的威慑作用。英美作为海上强国曾有过盛大的海上阅兵,其陆上检阅的水平则不敢恭维。我目睹过美国首都的国庆阅兵,其官兵步伐不太整齐,观众也是口哨叫喊声不绝,感觉像是看一场欢快的“嘉年华”。虽然美国强调高科技致胜而不大重视一线官兵的勇猛拼搏,然而通过阅兵看到其军队的精神面貌,再联想到其官兵在朝鲜、越南等陆战场上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每年阅兵都显示出部队的服装、武器和队列水平有了新进步,从而在国内外不断提升军威,鼓舞了全国人民,并对反动势力形成极大震慑。进入60年代后搞所谓“反修防修”时,阅兵式被批判为“形式主义”,国庆节时军队到天安门前列队行进时便手挥语录本,步伐都走不齐,严格来讲只能算是游行而不能算阅兵,这反映出军队建设也陷入误区。当年国内外多数人看不到中国的军威展示,有些狂妄无知者还出现了轻蔑情绪。1981年3月邓小平曾就此指出:“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对部队作风培养都有教育意义。现在有的部队懒懒散散不像个样,我想适当时间要搞一次阅兵。”继华北演习举行阅兵后,同年12月中央决定在国庆35周年正式恢复国庆阅兵。
1984年国庆阅兵时,那种军容严整、规模罕见的场面通过电视传向全世界,尤其是首次亮相的战略导弹展示了仅次于美苏而居世界第三位的远程战略核打击力量,这立即引起巨大的震撼。当年我访美时同一些华人谈到此事,他们说此前每年“双十节”时亲台者都要在一些华人社区组织游行,可是看到电视上播出的那次国庆阅兵后,这批人大都自惭形秽,所谓“双十节国庆游行”再也搞不起来。
了解国际上阅兵情况的人观看天安门前阅兵,都承认有几个“世界之最”——在世界最大的广场、有最多的民众观看,参阅人数也往往为世界最多。此外,长安街的宽度使徒步阅兵方队约需25人一行,排面也为世界最宽,这使步幅整齐的要求也为世界最高。通过观看1984年、1999年国庆阅兵和今年阅兵的预演,再对比国际上的同类阅兵,内行者都公认:中国的阅兵方式尽管源自于苏联,却有自我创新,目前的水平无可争辩是世界第一。
军队阅兵体现的整齐划一和气势恢宏,不仅能激发军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对官兵的作风培养也很重要。操场上一盘散沙的部队,在战场上也往往混乱无序。阅兵中万人步伐一致的队伍,上阵同样会有严格服从、忠诚奉献的“万众一心”精神,因而观看阅兵时最应注重的是通过官兵的风貌来看军魂。
从受阅部队构成看全军体制变化和发展战略
国庆参加检阅的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代表,包括解放军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武警,其中解放军参阅部队又包含陆、海、空军和二炮这四大军兵种。由于历史传统和国家经济基础的原因,过去解放军长期坚持以陆军为主体的发展战略,以往历次国庆阅兵也以步兵分队和陆军装备方队为主体,空中飞行编队和海军受阅分队常起陪衬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海空军同陆军相比素有“贵族军种”之称。装备一个步兵的枪支一般只需几百元,一辆新型装甲车采购价则以百万元计,一架新型战斗机出厂价要上亿元,海军大型驱逐舰单艘价更要以数十亿元计。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巨变,加上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解放军近些年终于有比较雄厚的实力来发展海空军和以战略导弹为武器的第二炮兵,军队建设又强调减少数量而增强科技含量。这些特点在1999年的国庆阅兵中已初步显现,今年国庆阅兵与前两次阅兵相比更会表现出“几增几减”——徒步方队减少,装备方队增加;陆军方队减少,海空军和二炮方队增加;参阅兵力减少,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增加。
据现在已公布的数字,今年国庆阅兵共有56个方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相比之下,1999年国庆阅兵共有52个方队,其中17个徒步方队,25个车辆方队,10个空中梯队。根据阅兵时间和长安街宽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次阅兵的参阅兵力一般都在1万多人(个别年份略有增减),今年参阅人数会比过去略少些,亮相的武器装备却是最多的一次。
今年国庆阅兵人员中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参阅兵力总数有所减少的同时,女兵却比以往增多。过去国庆阅兵时只有陆军女兵和女民兵方队参加,此次在继续保留女民兵方队的同时,又有陆海空三军的女兵方队参阅,还首次出现了被称为“空军之花”的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国产喷气机组成的编队,有望成为一道靓丽的军中风景线。在强调全民国防时,此举无疑有助于体现妇女作为“半边天”的作用,同时也显示了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女性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冷兵器战争中女人因体力差难以上阵同男子拼搏,“花木兰”、“杨门女将”一类传说其实都系虚构;现代战争却多属“视距外作战”,在操纵电子信息装备时女性反而有着精细的特长。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军队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大,也经常参加检阅,却不要求她们同男兵一样走正步,只起“花瓶”的点缀作用。中国参阅女兵的独特之处,是同男兵一样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这不仅显示我国妇女能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也说明了“80后”、“90后”的新战士们一样经得起艰苦的训练和意志磨练。
此次阅兵时,新式服装也构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受阅的人员穿着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四个系列配套的07式军服,说明了中国军装已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改变了当年作战服和常服不分的单一化做法,充分显示出国家财力和科研水平的增强使军服更为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