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英雄》从1999年开始筹划,2001年8月开拍,2002年1月封镜,投入总成本约3100万美元,虽然与好莱坞动辄上亿美元的影片相比,好似小巫见大巫,但这对于当今中国影坛来说,不啻为一个大手笔。因此这部影片从开始筹划时,就让人感受到其浓厚的商业气息。因为这样大的资金投入,其直接目的就在于高额的利润回报。也正是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英雄》剧组才可以转战甘肃、陕西、四川、内蒙、浙江等地,拍出最为美丽、神奇的外景。
为了追求商业效益,在一部不需要太多演技的影片中,张艺谋第一次集合了香港和大陆最具人气的电影明星,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甄子丹、陈道明、章子怡这些演惯主角的成名影星,每人在影片中最多不过出现二十分钟左右的镜头,以至于出现为许多人一直所诟病的现象,如章子怡饰演的如月这一角色的多余和喧宾夺主。久在影坛驰骋的张艺谋不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他更看重的是,章子怡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所拥有的大量影迷,以及她在《卧虎藏龙》里成功营造的国际电影形象,这些都是他不得不追求的商业价值,《英雄》一片潜在的诱惑力吧。除了这个人气鼎盛的明星阵容,《英雄》剧组还使用了当今顶尖的音乐、摄影、美术人士,所以无论从“软件”和“硬件”上,它都要给观众造成一种舍我其谁的印象。
《英雄》的宣传策略从始至终都是颇费心机的。从开始筹划就调起了观众的胃口,当时,张艺谋面对追问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以至于各类小道消息频频骚扰着人们的好奇心。而到了《英雄》热映在即,广告宣传却仿佛一夜之间从地底下涌出,铺天盖地,迅速占据了各类报纸、电视的显要位置和黄金时间,甚至连街头广告、橱窗这些犄角旮旯都不曾放过。最后,《英雄》选择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其规模空前的首映式。尤其是《英雄》的主创人员、众多明星更是包机由北到南掀起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直至该片被选送去角逐奥斯卡最外语片奖。对于这部影片的大规模宣传,张艺谋并不认为是一种炒作:“我们应该习惯这样的宣传,如果每年我们电影界会有五到十个这样的情况我觉得电影就不会低迷。”难怪张艺谋在《英雄》的新闻发布会上对电影出品方的工作大加赞赏。正是以这样的策略,《英雄》一步步地把观众的好奇心和观赏欲撩拨到了极致。它虽然不是第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的电影,但无疑是最具号召力的电影;同时它还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新浪网把首映式的盛况传播到了全球。所以,《英雄》的营销策略堪称国内电影市场的典范之作。在电影《英雄》还没有公映之前,其外围市场的收入已经大获全胜——空前的版权拍卖价,记录片、漫画、电子游戏等多元市场的全方位出击,无不证明《英雄》的策划者们全新的市场观念和超前的营销意识,也为国内同行们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这意味着电影产业的进步决不仅仅在于电影本身。据有人初步估算,即使不包括《英雄》在东南亚地区和电视台的播映权收入,《英雄》已经盈利200多万美元,这在国产电影和合资电影中已是一个奇迹。
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武侠电影,《英雄》还为国产影片的类型化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中国电影发展缓慢、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内的电影界缺乏影片拍摄的类型意识,这可能与我们的电影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政治性和思想性,而轻视娱乐性不无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好莱坞大片的刺激和影响下,中国观众对类型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冯小刚的几部带有搞笑、喜剧色彩的贺岁片引起国内票房的激增就很能说明问题。所以,“电影的‘叫好’与‘叫座’,是要搞类型片、娱乐片、通俗电影。”
事实上,《英雄》一片也决非完美之作。正如许多批评者指出的那样,该片情节不够自然,叙述有些故弄玄虚,甚至影片缺少了一般意义上的高潮。这也是张艺谋放弃文学改编所带来的硬伤,影片在景观性和叙事性的处理上有点失衡,甚至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出现了为照顾影片的商业性而损害艺术性的情况。
或许,《英雄》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恰恰在于它诸多的大胆尝试。如果说电影的景观化只是中国电影的一种尝试和发展方向,那么,电影的商业化、类型化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影的民族化则是中国电影保持独立价值所必须坚守的一条原则。正因此,我想,不应把《英雄》的创作之路看作是一条末路,而更愿把它看作是一种绝处逢生。
编辑:邓京荆 肖冠男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