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铁坤
詹铁坤1959年在天安门前留影
钱立匡
小歌剧《七棵茄秧》(左为钱立匡)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詹铁坤,当时17岁,刚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钱立匡,当时24岁,到北京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
1959年10月1日,他们都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
詹铁坤
“组字”的有一万多名学生
1959年,我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我们在9月7日开的学。那时,我们学校被列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组字”方队,基本上都是上午学习,下午排练。
如果有外宾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我们就不用排练了,到指定地点列长队站好,只要车队一过来,我们就挥舞着手里的花束,大声、热烈地喊着口号。
(说到这儿,詹铁坤两手也自然地挥了起来,嘴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就这样,我们要喊到最后一辆车过去,才可以停下来。
我记得当时,隔上个一两天,就要去迎接外宾一次,来的都是中国的朋友,诸如苏联、几内亚、柬埔寨这些国家。
我们的任务就是“组字”。
当时,发到我们手里的就一个纸板,没啥字,有的只是不同的颜色。很好奇,这能成什么字啊?
后来,我们才知道得大家配合,还要听口令。老师吹哨,然后喊“一”,我们就按事先的要求,折一下纸板;喊“二”,我们再折一下,颜色可能就变了。
就是这样,我们也不知道是啥字,都是举着的,只有站在高处的人能看清。
我们只要听口令就行了。
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才知道,好家伙,“组字”的有一万多名学生。
等到庆典结束了,我们才知道,我们组的是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这些字。
10月1日6点,我们就在学校组织下集合,走着去天安门广场。那时,天安门广场实行交通管制了,车辆根本进不去。到了8点,我们才走到天安门广场。
学校给发了汽水和面包,我们就待在广场指定的位置。那时,广场上每隔一定距离都围出一个厕所,就是把那地砖翻起来,做成厕所,很多的,足够参加庆典的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