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四川地震灾区社会矛盾纠纷和各种势力渗透干扰活动相互交织,处理难度大,极易引发不稳定事件
“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伤亡数十万,受灾群众数千万,震垮房屋、道路、桥梁无数,却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社会动荡。
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阶段,还是临时安置、恢复重建之时,社会稳
定形势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和交通安全事故。去年5月以来至今年3月底,四川6个重灾市(州)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7%,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0.6%。
这是在一种空前压力下交上的答卷,除了大地震,涉藏、涉奥、金融危机等多重挑战叠加,利益多元化与对外开放也使背景更为复杂。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工作,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要求坚持“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社会稳定”,以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加快推进,提前完成。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四川在大灾之后,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关键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牢固的执政基础,重点在于不断创新维护稳定的思路、措施和方法。四川将继续夯实维稳基层基础,稳妥处理“涉灾”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各种势力渗透干扰,努力完成未来一段时期的艰巨任务。
保卫重要场所
震后,自身也受灾的基层政法干警们,在全力抢救受灾群众的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治安巡逻、稳定群众情绪、疏通道路交通、处理遇难者遗体、协助解决受灾群众食宿等工作。
监狱、银行、枪爆危化物品存放场所等部位是在危乱中容易引爆的次生危险,但在四川没有出现。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四川省即从有限的警力中迅速抽调人员去保卫这些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