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在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村民闵同意已怀孕8个多月,这位在“5·12”地震中失去儿子的女子,在接受再生育服务后,终于又将成为母亲。目前,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实施的地震灾区子女伤亡家庭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4月30日,经过再生育全程服务,全省灾区已有1641名妇女孕育新生命,252名婴儿健康出生。
去年7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点燃了在地震中有子女伤亡的父母养育新生命的希望之光。7月30日,震后第78天,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成都正式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组织专家和四川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有再生育意愿的夫妇,全面开展再生育相关技术服务。
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了专项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灾区的再生育技术服务骨干力量进行培训。我省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部门的网络优势,逐级举办培训班,对技术服务人员、乡镇人口计生干部、村计生专干开展再生育技术服务培训。
在灾区板房区、安置点,我省人口计生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把再生育政策送到有子女伤亡的家庭,为准备再生育的夫妇发放“再生育免费服务卡”,开展心理疏导、健康检查,指导终止避孕方法,建立再生育技术服务档案,一家一档,完整记录再生育技术服务的全过程。定点计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了“绿色通道”,使再生育夫妇得到及时、便捷的服务,并针对每一对夫妇的具体情况,实行个性化全程服务。
当再生育妇女成功怀孕后,计生工作人员还为她们送去慰问品,组织她们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孕期保健。对高危指征的孕妇实施重点监护,组织她们到省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筛查。对孕中期、孕晚期妇女,实行“一对一”跟踪随访服务,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随时了解孕妇的身体情况。为确保安全分娩,制定了应急方案,把每一位临产孕妇平安送达定点医疗单位。
编辑:肖亭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