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青格里特别寒冷的一个冬日。11岁的王淑珍兄妹四人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去了继父家里,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
阿尼帕的妹妹在医院门口发现了冻饿交加的小淑珍,便将她领回家。小淑珍一进家门,屋里正在玩耍的阿尼帕的其他孩子全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小淑珍身上衣服又破又脏,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散着臭味的脓水,满脸污垢,整个人看上去没有一处是完整的。
看到小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她心疼地将小淑珍浑身上下搓洗干净,换上暖和的衣服,又给她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拌面。从第二天开始,阿尼帕每天都带小淑珍去医院上药,慢慢的,小淑珍的病也治好了。
就这样,在毫无血缘关系的阿尼帕家里,王淑珍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她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份胜似亲生母亲的爱。
祸不单行,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也辞别人世,留下了三个回族孤儿,阿尼帕再次做决定收养这些孩子。至此,阿尼帕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9个孩子,一大家子共20多口人。
在那个物质非常匮乏的时期,阿尼帕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当想起那段日子,阿尼帕最小的女儿热阿黑总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
阿尼帕最小的女儿热阿黑总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
“我们当时没有糖果,没有新衣服,连鞋子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她说。“吃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抢,吃不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热阿黑承认她当时曾经很恨自己的父母,“我恨他们为什么要收养那么多的小孩,我们自己还吃不饱穿不暖。”
为了养活家人,阿尼帕找到了一份在屠宰场打工的工作,她每天早出晚归,站在冰冷的河水里干着洗羊肠、羊杂的脏活累活。
阿尼帕严重的关节炎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落下了病根。阿尼帕每天都会带回来一些羊杂给孩子们吃。她每天工作到很晚,回来后还要准备一家子第二天的饭和菜。
“妈妈为我们付出了一切,”热阿黑说,“现在我理解她了,她太伟大了。等条件允许了我也要收养一个孩子”
生活已经好起来的阿尼帕,现在阿尼帕一家已经是全疆乃至全国文明的慈善模范,不管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她的孩子梦也都纷纷投入到扶贫帮困,收养孤儿的行列里来。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记者 雷小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