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企业
滚动新闻

都说养老产业很赚钱 “一哄而上”酿风险

2009-10-28 14:38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记者近日在全国中东部一些省市采访发现,当前投资建设各类民办养老机构正在成为一种风潮。但不少投资项目缺乏深入市场调查和合理布局规划,建设标准贪大求全。有关专家提醒,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隐藏诸多风险。

投资暗流涌动

在美国从事多年养老实践的应用老年学家傅旻去年回国,致力于推动全国养老事业发展。令她没想到的是,“国内投资养老机构的热情非常高”。傅旻说,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企业与她联系,邀请她参与养老公寓的建设规划,仅青岛就有四个项目。这些老年公寓规划用地少则数十亩上百亩,多则上千亩。

“现在大家都觉得老年产业能赚钱,把它看成一个大市场,纷纷圈地抢占这个市场。”傅旻感到,“投资建设大型高标准老年公寓正在成为一种风潮,而且来势凶猛。”

傅旻的感受并非个例。不仅国内资本暗潮涌动,外资也纷纷探路我国养老市场。近年来,日本、德国等国的养老机构和相关组织曾多次赴青岛、上海等地考察,有意投资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高档养老机构。

一哄而上隐患多

有专家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很多养老机构的建设非常盲目。“许多投资商请我过去咨询,指着拿到的大片土地说,我想在这里建多少自理型老年公寓,多少护理型老年公寓,说得神采飞扬。可当我问他们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他们往往回答‘是自己想的’。”傅旻不无担忧地说。

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负责人奚志勇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千方百计想挤进养老市场分一杯羹,但对于究竟要发展多少养老机构,发展什么样的养老机构心中无数,很容易造成无序发展,恶性竞争,重复建设。

记者了解到,一些民营资本在投资养老机构前没有充分评估风险,进入后才发现投入大、赢利难甚至亏损。为挽回损失,一些投资者被迫放弃养老项目,转而进行商业开发。有的养老项目贪大求全,仓促上马,导致老人上当受骗蒙受损失。在湖北武汉,曾号称“华中最大养老公寓项目”的民办华威老人院,规划占地500余亩。项目筹建之初,吸引了当地500余名老人出资购买该老人院的入住权。最终这个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崩盘,老人们的数千万元订金无法要回,当地政府被迫垫资退付。该项目后来还被发现所占用的200余亩地中只有两栋公寓楼所占的70余亩土地办了手续,其余百余亩别墅和其他建筑占地均未办理手续。

三种不良倾向

由于缺乏专业的咨询机构,缺乏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数量、需求层次、兴办类型、投资模式等盲目无知,导致投资商甚至是地方政府都很冲动。“大家急哄哄都想上,结果上多了就很容易出问题。”有关人士指出,当前有三种不良倾向急需防范:

一是防止盲目上马造成资源浪费。傅旻认为,认为,目前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缺乏规范,相关的制度监管和政策也不到位,因此需要对当前的投资热潮进行合理引导,通过科学论证和审核,避免这些项目盲目上马,造成资源、土地、资金浪费。

二是防止政府角色错位,影响社会公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老年学研究中心教授裴晓梅指出,对养老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五保、低保、“三无”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这些本该是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也是养老机构收养的主要对象。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却热衷推动那些高档养老项目,给予资金、土地大量支持,公共财政的阳光只撒到少数人身上,“这种投入是有偏差的”。

三是防止养老机构建设出现变味。有专家指出,现在一些投资商打着建养老机构的旗号获得政府的土地支持,但只象征性地建了部分老年设施,其他都用作商业开发。还有的以老年住宅为卖点建设所谓老年社区,最后变味成一个综合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杨玉华 王志 周伟 俞俭)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