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
中国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2009-10-15 09:24
今年10月14日是第20个国际减灾日。确立国际减灾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加重视。 近年来,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号召,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减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为减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中国政府重视减灾的能力建设,在减灾工程、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区减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表示,中国注重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专门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建立科技应急机制、实施科技项目等措施,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 近年来,减灾领域的科技进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和应用研究硕果累累,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得到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信息技术和空间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们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的运用,开发并运行了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为中央和地方搭建了灾害管理的业务平台。我们使用无人飞机和国产北斗导航系统应对灾害,获取灾区航拍图像和实时定位,为救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我们还成功发射并运行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对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邹铭说。 邹铭表示,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对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水平上升到新阶段,灾害管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支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减灾事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每遇大灾,中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抗灾救灾,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据统计,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国接收境内外各类救灾捐赠款物近760亿元人民币。社会力量还开展有效的心理抚慰等个性化服务,帮助灾区群众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捐助活动日常化和社会化,鼓励并引导志愿者参与减灾行动。近年来,以捐助活动经常化、募集主体民间化、参与捐助自愿化为特点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在中国全面展开。截至2008年,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设立接收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3.4万个,初步形成全国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减灾志愿者队伍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数达到43万个,志愿者队伍规模近亿人,其中仅共青团、民政、红十字会三大系统就比上年增加志愿者1472万人,年增长率达31.8%。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紧急救援,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 “防灾减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宋瑞祥指出,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补充,已成为中国减灾领域的重要力量。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在灾害预测、预防、救助重建、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综合研究减轻各类灾害、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积极参与减灾领域国际合作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近年来,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为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懈努力。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就是灾害问题的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灾害事件越来越广泛地具有国际性色彩,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就可以控制的。”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功成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事务协调办公室、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外空委等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建立亚洲国家间的减灾对话与交流平台,重视与东盟和南亚国家讨论签署双边或多边减灾救灾协定,努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救灾协作。 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国和国际社会相互支持,相互援助。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援助。 郑功成表示,人类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如果各国能够达成减轻灾害与追求安全世界的高度共识,进一步采取步调协调的统一行动,当代世界必然会走向安全世界。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卫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