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企业
|
“交船难”凸显造船窘境 专家称尚须完善船舶工业体系 2009-09-28 10:27
国内造船业遭遇“三难” 虽然西霞口船业公司只是一家小型造船厂,但它面临的“交船难”问题正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造船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山东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年5月在一次业内会议上指出,船舶工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是“三难”: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 国际船舶运力的严重过剩,运价的持续走低,使航运市场盈利困难。波罗的海指数在2008年5月曾触及11793点历史高点,可是到了去年12月中旬,却跌至22年来的最低点663点。2009年上半年,该指数才反弹至2000点左右波动。这种背景下,有的船东要求降价接船,有的提出改型,有的推迟接船,有的撤单,有的弃船。 以山东为例,一季度,主要以船东撤单、弃船和推迟接船为主。山东共有6艘船舶遭船东弃船,其中5艘完工,1艘在建,有3艘船舶订单被撤销,另外有8艘已完工待交付船舶船东推迟接船,推迟时间在3个月以上。 二季度以来,船东推迟接船时间、降价接船、延迟付款、改型等更改造船合同的情况不断增多。山东共有1艘在建散货船船东要求推迟交船(推迟3个月)、6艘散货船调整开工交船日期、4艘船舶改型。 据有关专家测算,一艘在建3万载重吨散货船在船台每推迟一天下水,将使企业在海关关费、贷款利息、汇率结算、设备使用等方面增加近8000元的费用,加之对其他在建船舶进度产生的影响,损失较大。 有关专家认为,与交船难相比,新船承接不足对今后国内造船业的影响更大。 在持续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全世界造船企业手持订单超过6亿载重吨,占现有船队保有量的50%以上,市场本身存在较大下调压力。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船东对未来航运市场走势普遍持观望或消极的态度,国际造船市场骤然下滑,新船成交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今年年初,有关专家曾经预计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将在5000万载重吨左右,但据专家最新预测,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未能突破500万载重吨,全年成交量将不足1500万载重吨,相当于2008年的1/10, 2007年的1/18。 以山东为例,去年同期山东新船订单总量在600万载重吨,但今年1-9月份,山东新增订单只有16万吨。产能过剩和新船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将造船业列为高风险行业,对船舶融资业务审核更加苛刻,船厂流动资金贷款和获得预付款保函的难度增大。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承诺或正在实施的船舶融资项目,有的进展缓慢,有的已停止。 此外,由于受船舶市场低迷的影响,配套企业也面临冲击,撤单和延期付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配套企业撤单比例达到10%-15%。同时,由于航运市场持续走低,到港船只大幅减少,外轮修理业务量持续下降,船舶修理业也不景气。比如:山东省最大的船舶修理企业北海船舶重工公司,今年1~4月船舶修理业务量减少1/3左右。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和一些船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对船舶企业来说,当前最紧要的是“保交船”,先求生存后谋发展。 目前,国家出台的船舶产业振兴计划对船舶行业发展制定了发展纲要。山东省政府也于今年4月出台了《山东省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王超英认为,船舶工业发展,只有岸线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船舶工业体系,其中包括总装造船体系、社会化协作配套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教育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等等。 他说,这是船舶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壤。面对金融危机,船舶行业应该在企业重组、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上抓住机遇。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报记者 郑燕峰 《齐鲁晚报》记者 王永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