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日报社论
|
刺激经济增长不应忽视私营经济 2009-08-09 23:34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0日评论版:不合时宜地改变经政策将使中国对抗全球经济衰退的诸多努力前功尽弃。因此,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去年年末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保持一致而稳定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巩固复苏成果是必要的,但不平衡的经济复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必定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经济工作重点。 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上周五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向外界明确表示,中国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这次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上个季度出现强劲反弹势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一季度的6.1%猛增到二季度的7.9%。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到目前为止,中国抵御经济衰退的工作在世界上是最成功的。 但如果银行贷款增长率始终居高不下,那么旨在通过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复苏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必定引起社会对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及资产泡沫的担忧。国内股市日趋动荡,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投资者的越来越担心政府或许马上就会采取行动,控制银行的借贷行为。世界经济总体上依旧疲软,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仍然保持呈负增长,中国政府确实有充足的理由暂时不把抵御通货膨胀作为工作重点,但政府应该让公众充分意识到,近期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投资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要解决投资增长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占据了中国投资增长的绝大多数份额。一方面,很难找到比这种国家投资行为更有效的投资,以保持对银行贷款的高位需求。另一方面,这种大规模投资挤占了私人投资的空间,引起了公众对银行贷款状况的疑问。国内媒体已经开始质疑短时间内建设大量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及项目的收益前景。据估计,地方政府目前收取的路桥费甚至不足以偿付建设这些高速公路时从银行贷款的利息。 要保持投资市场的健康和稳定,政府必须做更多的工作鼓励私人投资。繁荣的私营经济对实现市场经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发展私营经济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充分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如果经济复苏无法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那么这种复苏就不能被称为健康而稳固的复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用电量同比下降48.9%,而大型国有企业同期用电量仅下降2.7%。用电量下降代表产量降低,就业岗位减少。中国政府应当制定更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加快发展私人投资,以更好地保持目前的经济复苏势头。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借贷,目前为时尚早。但中国政府迫切需要修正向国家行为过渡倾斜的经济刺激计划,才能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复苏。(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启文 编辑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