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辽宁
滚动新闻

辽宁锦州打造“绿色能源之都”

2009-04-01 10:52

辽宁锦州打造“绿色能源之都”

辽宁锦州光伏产业园的工人们正在工作。(摄影:张曦尧)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在辽宁省锦州华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的忙碌着,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与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行业的低迷不同,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行业,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企业能源成本加大等原因,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华昌总经理赵秀芹介绍说。

赵秀芹的信心同时也得到了参加“中国·锦州光伏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的专家们的印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表示:“金融危机使我国光伏产业遇到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给我国光伏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历史上大的经济危机都伴随着产业升级,甚至技术革命。”

“光伏产业是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锦州的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原料方面薄弱,导致原料成本高。”锦州市长王文权说。“这次召开的‘中国锦州光伏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就是通过论坛的形式,听取光伏产业专家的意见,给锦州的光伏产业定位。”

据了解,锦州已有包括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锦州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凌海市金华冶炼有限公司、锦州日鑫硅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6家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其中,锦州阳光能源公司已经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目前,锦州单晶硅及硅片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N6.5英寸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获得日本夏普、三洋公司的免检资格,成为国内唯一的大批量生产基地;每瓦太阳能电池片耗硅量小于10,低于国际平均12的水平。

辽宁锦州打造“绿色能源之都”

辽宁锦州光伏产业园的工人们正在工作。(摄影:张曦尧)

“锦州光伏产业产值已从2005年的不足5亿元发展到去年的近30亿元。”王市长自豪地说。

如果说锦州单晶硅及硅片生产的成功,表明锦州光伏产业的绝对实力的话,那么将要建成的锦州光伏产业园区,则表现出锦州将借着全球金融危机这次机遇建设成“辽宁的绿色能源之都”。

锦州光伏产业园坐落于寸土寸金的黄金海岸,占地2500亩。园区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规划占地1500亩,2010年前建成,目前各项建设正全速推进,已有多家企业入驻生产。

“到2015年,我们光伏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光伏产业正在成为锦州市未来的支柱产业,”王市长说。

“光伏产业的发展还要依托技术优势,仅有几家生产企业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从源头开始,组建研发机构。同时我们还将依托本地的人才优势,成立光伏产业学院,进行定向人才培养和储备。”

为满足锦州光伏产业发展的需要,2008年底该市在渤海大学建立了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目前该检测中心已成为全国的检测平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光伏产品提供检测技术服务。

目前,锦州已形成了以开发区光伏产业园为核心,以中信铁合金集团公司四氯化硅和三氯氢硅、凌海市多晶硅、松山新区单晶硅3个生产基地为外围,相互依托、相互配套的“一园三基地”产业布局,全市光伏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的态势。

“未来锦州将成为辽宁的绿色能源之都,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建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王市长信心十足地说。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记者 吴勇 刘策)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