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4日报道:在好多讲英语又雇了阿姨的人群中,常有关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有意思的事。 
        我就能给你讲讲。我们家阿姨做饭老是放好多油,好多盐,我们就只好把盐藏起来。我们家孩子不愿意人家用勺子喂饭,可她非这么喂不可。 
        在家里雇了个阿姨的时候,通常是孩子比大人更容易适应文化的差异。 
        我在北京住了一年多了,小吴都成了我家的一员了。她白天都在我们家,带我们家最值钱的宝贝——我18个月大的卡拉。 
        我太太和我以前都没有雇过阿姨,这相互适应的过程就像条曲线,也就好像是股票交易所的数据表似的,反映出我们之间的关系上上下下。 
        一开始走势很高,互相磨合着,然后出现了点问题(曲线向下),又解决了(曲线又上来了)。现在我们互相适应了对方的习惯,就好像做生意接受了对方开的价,曲线正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这确实是一种正常的交易常态,也有效:培训好一个员工,照顾她,她也就能好好干。 
        小吴本就有两个孩子,都照看的非常好,就像是她的活广告,所以我们对她也言听计从。 
        另一方面,我是个有资质的教育学教师,孩子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当然有话语权。自然卡拉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不过很显然她喜欢她“姨”。(《中国日报》外籍编辑 Jules Quartly 编译 辰北  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