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相关新闻
滚动新闻

国家气象局直言未能预测“大旱”老天难对付

2009-02-13 14:00

为什么能预测到“一片云”,却预测不到“百日大旱”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报员经常会接到全国各地打来的质疑电话。有人用唐诗“道是无晴却有晴”讽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被很多预报员自嘲为“这是大家听到的最有书卷气的嘲笑了”。

端着“揣测老天爷心思”这个饭碗的翟盘茂、张培群也早习惯了这样的嘲笑。这次的嘲笑是: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对部分赛事的气象预报精确到了分钟级,能预测到比赛场馆上空“一片云的含水量”。但为什么能预测到“一片云”,却预测不到“百日大旱”?

翟盘茂表示,大气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大气的千变万化,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其运动规律。预测干旱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

我国旱情监测站点少,分布不均,代表性差。气象、水利、水文等旱情信息分散,收集难度大,国家没有集中的旱情信息数据库。

翟盘茂抱怨,判断干旱程度主要是测量土壤水分,相比发达国家的遥感快速测量技术,我国至今沿用的烘干称重法简直“又傻又笨”,先取回样土,再烘干数日,最后测量墒情,测量时间动辄长达10天,而且必须在实验室测量,不能对土壤的墒情进行连续、长期的在线测量。

也有专家指出:干旱是因为降水少,气象学界大部分人都研究温度变化,研究降水变化较少,那是因为降水预报十分困难。比如,在降水方面,今年的梅雨季节到底是早来还是晚来,降雨量多少,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但是预报难度相当大。专家解释,灾害性降水预报的准确率也就20%,甚至更低。

目前,我国1~3天的天气预报水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也达到了83%的高点。但总体来看,我国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仍然相对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很多年。

专家解释,成功预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靠的是在该地区布设高密度的监测点。中国有23000多个气象观测站,180多部天气雷达,还有3颗国家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初步建成了气象立体观测系统。但气象观测站分布不均,城市站点多,偏远地区、海洋上的站点少,所以,一些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由于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预测失误、漏报屡有发生。气候的长期预测则更加困难。

另外,预报员预报天气是个”经验活儿“,像外科大夫看X光片一样。特别是一些极端灾害性天气,几十年甚至百年不遇,预报员很少见到,自然经验不足,最终无法准确预报。

所以,不难理解今年的干旱,去年的冰灾,前年的重庆高温干旱,为什么都没有准确预报。

是偶然现象,还是全球气候变暖?

气象部门没有预测到这次大旱,对年年抗旱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旱一处处长张家团来说,一点也不奇怪。

他甚至为气象部门“开脱”:短期的天气预报做得到,长期的气候预报很难做到,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的干旱。他忙碌地只能一边趴在乒乓球台上扒拉着盒饭,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尽管“50年一遇”、“38年一遇”这样的词语频频刺激着公众的眼球,但这次干旱似乎还不至于让他震惊。

“2007年全国31个省份没有一个不发生干旱的。”张家团当年对媒体说。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先后发生了严重旱情和旱灾。

我国历史上旱灾频繁。翻开史料,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曾发生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一次。1949~2004年的55年间,全国或部分地区旱情较严重的有38年,出现频率为69.1%。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十年九春旱,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年份伏旱严重。

张家团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旱灾频次明显加快,每3年就发生一次重旱甚至特大旱。旱情持续时间更长,跨季、跨年的旱灾越来越频繁。如华北大部分地区已连续14年干旱,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十分罕见的。而且,旱灾比洪灾损失更大,“一涝一条线,一旱一大片”。

此次大旱形成原因的公认权威解释是:大气环流异常,偏弱的暖湿气流无法输送到长江以北,无法形成降水。但更多的人认为,全球变暖才是真正的幕后杀手。发生这样的大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专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翟盘茂认为,这次干旱与长期的气候变暖有一定的关系。

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表示,虽然这么大范围的干旱已经构成一次气候异常事件,但不能据此认定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导致了此次大旱。“每一次极端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影响有多大,也是科学界一直在探讨和困惑的问题。”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古气候学家张德二表示,温度变化与降水变化有相关性,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降水成因复杂,变率大,常常“非旱即涝”。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大旱“与全球变暖挂钩”。

她更倾向于认为,这次干旱是区域性现象,而非全球变暖的后果。

2月6日,国家气象局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半个小时,多数记者还没有散去。尽管道理讲得很明白:干旱是无法预测的,可敬业的记者们还是在会后把翟盘茂、张培群堵了个严实,“能否预测一下这场干旱什么时候结束?”

他们礼貌又无奈地笑了:不好说!不好说!

编辑:肖亭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