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日报独家
滚动新闻

美国货币当局的掌舵者是在躲闪金融危机基本事实

2009-01-20 11:34

英文《中国日报》1月19日报道:自去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迄今已经过去4个月。此间,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动用了大规模的扩张财政、放松金融,乃至大规模减税等危机处理政策。但世界经济形势并未如期好转,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撞击程度仍在加深。至此,各国开始反思自己的危机对策是否有效,而其前提就是要重新思考危机爆发的真实动因。

但遗憾的是,最近,美国财长保尔森指责中国等新兴市场国的高储蓄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动因。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中国的高储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在《中国日报》上撰文指出,美国货币当局的掌舵者在躲闪危机的基本事实,其结论之谬,几乎否定了美国主导的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基本逻辑。

从金融经济角度看,以美国为震源的金融危机事实上表现为“证券与银行并发型危机”。所谓“证券危机”就是典型的“借钱者”危机;而“银行危机”则是“贷款者”危机。“证券与银行并发型危机”,可谓涵盖借贷双方的“金融系统危机”。

2007年8月,“次贷问题”暴露后,美国证券市场功能紊乱,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一度停顿,纽约证交所曾出现连续10周没有新股上市的现象。2008年10月以后,法兰克福、伦敦、巴黎,乃至东京等证交所的新股公开数量也全面下滑。这意味着企业扩张融资的渠道断裂,创业资金源头干涸,直接影响新兴企业诞生。其结果是,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各国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成为危机过后4个月,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主要背景之一。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演绎近10年的“新经济”,其关键条件就是全球资金大举流向美国,形成了以纽约为中心,以美元为表现的全球资金循环圈。而其前提是,第一,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给美国蓄积了庞大的新技术,形成了巨大的资金吸引力,诱使全球资金直奔美国寻求“技术红利”;二是继英国金融大爆炸后,美国主导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纽约资本、资金市场演变为世界资金吸纳器。而美国金融资本则将汇集的资金进行变压,再输往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形成美国资本的支配力。

而2000年中期后,支撑世界资金循环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美国的IT技术释放殆尽,技术创新速度下降,资金吸纳能力弱化。相反,日本的数字家电、液晶显示屏、半导体装置、IPV6、无线网络技术体系等主导新一代产业的核心技术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资金动力源。其次,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暴露了美国本土的地缘政治风险,而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又导致石油资金为主的伊斯兰资金另寻出路,致使环绕美国的资金循环圈漏水。中东、新兴国资金多经欧洲的银行体系再转流入纽约,使美国的资本红利受到欧洲的中间盘剥。这无疑也使纽约市场的投资魅力打了折扣。其三,欧元启动后,日美欧金融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美国主导的世界资金循环体系发生根本性动摇。在此,作为美国的盟国,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政策变化,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源头上看,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破绽,其导火索则是“住宅泡沫的崩溃”。而住宅泡沫的崩溃所形成的“反向资产效果”,又直接引发了“消费泡沫的崩溃”。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消费旺盛,甚至举债消费。目前,美国个人消费已占GDP的70%以上,堪称支撑美国经济的台柱子。2000年中期,美国的IT泡沫崩溃后,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连续降息,推升住宅价格上涨。在住宅价格上涨的同时,利率不断下降,美国的个人消费者可以灵活运用“新旧房贷置换”,形成消费资金活水不断的好局面,即形成了“资产效果”。正是依靠这个“资产效果”,才形成了“消费泡沫”,由此,也支撑了美国经济迅速摆脱IT泡沫阴影,重新走上快速复苏道路。

而眼下,美国的住宅泡沫崩溃,刺破了“消费泡沫”。当前,作为全球的“最后买主”,美国人开始“收紧钱袋子”,个人消费紧缩,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罕见的“买方不再”的局面。而“买方不再”与“贷方功能不全”相结合,使支撑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同时动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恐将是悠远绵长的。

(编辑 张峰 肖亭)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