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日报独家
|
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将有可能在2018年放缓能源需求 2008-09-22 09:22
相关英文报道:Reaching the coal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文《中国日报》9月22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我国要在2018年前后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到那时,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 根据他所带领的团队的测算,在这之前,由于重工业发展比重大,高耗能产业的大量存在,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很难减少,节能技术的利用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将很大。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根据社科院的测算,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到2005年,只有两个市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10个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个别地区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还有24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初期和前工业化阶段。 “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20年,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期,”陈院长预测。 根据测算,如果2007年~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7,2010年~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5,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亿吨标煤,2020年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 但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还没有降下来,仍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重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老路,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是很难满足的,”陈说。 从供给看,无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15和30年。 但陈认为, 实际上,这一估计还是乐观的,例如,从已探明情况看,煤炭目前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即使按20亿吨/年、回采率30%估算,只有不足20年的供给量。“如果不加快资源勘察、有效提高资源采收率和利用率,我们很快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陈说。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合理开采利用煤炭和发展高耗能产业(煤炭大多未经洗选直接燃烧),环境污染、水污染也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2006年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比重只有5.5%,能源消费超过世界的10%,但S02排放已居世界首位,大大超过我国环境承载能力;CO2排放也居世界前列。陈援引有关专家的估计,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吨地下水,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来说,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陈院长建议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能源供应立足国内。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仍然要坚持煤为基础。要发展大型火电,优化火电生产结构,发展煤炭液化、气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同时要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水电建设。与此同时,要调整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快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他说 核能是比较清洁可控的现代能源,也是近期比较经济合理的替代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安全保障也很完善。从国际上看,法国等发达国家在核能开发利用上做得很好,值得借鉴。 “我国核能利用起步不晚,但由于技术路线决策迟缓、投资体制制约等种种原因发展不快,”陈说。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据估计目前总体上大约有3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规模(包括未纳入统计的农村农户自用能源)。但陈院长认为,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不够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总的来看发展还处于自发、分散、小规模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商业化规模应用。 陈同时认为,据理论分析和测算,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每年6亿吨标准煤。 当然,要把节能的潜力挖掘出来也不容易。它需要全民树立起节能的意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采用节能的先进技术,需要有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技术标准,需要理顺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需要有鼓励节能的经济政策,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总之,缓解我国能源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只有从扩大供给、降低消耗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的成效,” 陈说。 (中国日报记者 付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