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6日报道:对朱小姐一家而言,人民币升值是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美元资产已因此而一再缩水。
九十年代末,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一度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做汽车零部件进口生意的朱小姐一家将大量的人民币换成了美元,当时普遍认为持有美元比持有人民币更加保险。
2005年7月,人民币不再钉住美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将人民币升值近2.1个百分点。朱小姐的烦恼也由此开始。
去年,人民币累计升值达7个百分点。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幅已达14%,这也意味着朱小姐手中的持有的美元资本也一贬再贬。
朱小姐说;“我觉得很心烦,不知如何处置我手中的美元,是应该抛出还是继续持有等到美元反弹呢?”
至少金融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抛出美元,因为市场普遍预期,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很可能继续升值 8至10个百分点。
当然,人们还有其它的选择来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货币损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部驻外官员表示:“我的工资是以美元发放的,我每月都会把美元汇回国内换成人民币。”
国内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人民币升值对驻外员工收入产生的影响,并采取了一定的弥补措施。记者从一家大型IT设备制造商的驻外员工处了解到,自去年7月起,他们已开始按照美元兑人民币1比7.5的固定汇率为员工发放工资。
然而,人民币升值也让一部分人受益。出境游的游客花销减少,留学生也能节省一些学费开支,投资海外工程的中国投资商的资本投入也减少了。除此之外,国内居民也能感受到升值带来的好处,比如购车族,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进口汽车。
尽管如此,对于中国的出口商,特别是小型出口商而言,人民币的升值更像是一场噩梦。
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成本直线上升,加之国家取消或减少了对一些行业的出口退税,中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型出口商正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
“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出口行业的冲击很大,据我所知,国内很多制造、出口型企业都因此而倒闭了,” 深圳佳音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福这样告诉记者。这家拥有200名员工的企业主要从事仿古音响的制造和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欧洲、日本、非洲等国。
“由于劳动力和原料成本价格上涨,加之人民币的升值,我们出口商的利润微乎其微,”他抱怨道,“目前我们大多只维持着与老客户的贸易联系。”
王经理同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公司只有通过降低运营成本、订单多时适当提价等方式维持经营。目前国际市场上我们制造的商品价格相对稳定,如果提价的话,我们的产品根本没有销路。”
在发达国家,企业可通过货币互换、外汇期货等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潜在的汇率损失风险。但这对于尚不完善的中国金融市场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中国企业而言似乎是很遥远的事。
“虽然人民币加速升值让我们利润损失明显,但想要规避这方面的风险其实很难,”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的刘女士这样表示。
据她所说,除了出口退税方面的损失,前期签订的以美元计价合同的利润也在缩水。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能为企业提供的金融风险防范服务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如果想要申请保值等风险防范业务,须经保险公司和银行同意,程序比较复杂,我们很少采用这样的方法,”刘女士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家董裕平表示,小型企业更难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来防范汇率风险,因此他们遭受的损失可能最大。(《中国日报》记者 辛志明 王博 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