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日报独家
滚动新闻

阻止全球变暖需要马克思的观点

2007-12-25 16:21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1日报道:200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下了帷幕,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难题仍然令几乎全世界的人感到焦虑和迷茫。《中国日报》外籍专家欧平专门就此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需要认真体会马克思和甘地等人的观点,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拯救地球的目的。全文如下:

世界各国领导人结束了有关地球未来的讨论,于上周离开了巴厘岛。本次会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因为即便各国领导人可以取得共识,“后京都议定书”的达成也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为了拯救地球,人们提出了很多阻止全球变暖的措施。那么什么才是攻克气候变化的良药呢?西方国家把发展碳交易作为环境保护的最具潜力武器,他们认为碳交易可以让我们的地球继续天蓝水绿。但究竟何为“碳交易”?

上个世纪初,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但那时污染的含义还仅仅是人们可见可闻的实体污染。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空气质量上升为一个重大的问题。

那时人们发现了对生命的更大威胁——臭氧层空洞。人们的恐慌是因为通过空洞的射线会让我们面临死亡的威胁。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臭氧层空洞仅在南极洲上空,世界上其他地区——也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区——无需担惊受怕,可以让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独自承受。

但无论怎么说,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知道人类竭尽努力改善生活的种种方式的确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是冰箱,喷气罐和空调中碳氟化合物的使用造成了臭氧层空洞。这些碳氟化合物已被禁用,我们也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已经停止使用,这样我们也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目前为止情况还算乐观,但远不是尽善尽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大自然的作用是神奇的,空气污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又发现了造成环境恶化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在于燃烧含碳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碳的浓度增加。可以说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这些真正关心地球母亲的人开始严肃地讨论拯救地球环境的问题。

但是人们似乎达成了“煤炭是有害的,风力和太阳能是清洁的”的共识。这种论断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仅靠风车、太阳能板和生物能源(我们很快会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全世界对能源的贪婪需求的。

应该怎样改变?风车,但不是唐吉柯德与之搏斗的那样的巨型风车,而是大量建造风车。当然风车的造价很高,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绝不是一个节省成本的环保方式。

这也是《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初衷所在。《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生效,但为达成这一协定所进行的努力却早在5年前里约的联合国地球峰会上就开始了。全球约150个国家签署了协议,但由于减排的条款是“自愿”遵守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依然有增无减。

1997年,各缔约国齐聚日本京都,就温室气体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了议定书。除了美国之外,所有的缔约国都陆续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坚持不懈,在几周前陆克文就任总理后终于批准了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为我们提供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它允许国家通过减少能耗、植树或者其他有益生态的方式补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赢得“核证减排量”(CER)从而获得“碳信用”(Carbon Credit),而且这些“核证减排量”是可以在国家间买卖的。

无论《京都议定书》还是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没有想过让任何国家通过买卖“核证减排量”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对环境保护而言,这不是福祉,当然对整个人类也不是。

重新审视现存的发展模式的时候到了,全世界都在讨论可持续发展。但是正如印度主流生态学家迪贝尔·戴博(Debal Deb)所言:“自然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如果发展意味着无限制的生产和销售,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悖论。因为除了宇宙本身之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无限地增长下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