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八一前夕,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陈舟在《中国日报》言论版发表文章,对新中国建国以来国防政策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经历22年的浴血奋战之后,开始进入巩固国防、维护新政权和保障和平建设的新时期。追溯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国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 准备应付突然事变和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国防政策
新中国在成立之时,就向世界宣告了自己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当时国家安全面临内忧外患,存在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现实威胁。中国采取了向以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确立了以巩固国防、反对侵略、结盟苏联、争取和平为核心的国防政策,并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党中央提出实现现代化国防的国防建设总目标,中央军委提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956年3月,中央军委确定了保卫祖国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立足于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可能向中国东部沿海实施突然的战略进攻。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由于安全环境的急剧恶化,军事战略的重心开始转到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基点上来,准备应付最困难的战略情况,准备帝、修、反一齐来,立足于两面以至多面作战。进入70年代,军事战略的重点是防御苏联的大规模入侵,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为主要战略方向。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全国性战备工作,对于应对外部严峻的军事威胁和慑止可能的全面侵华战争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国家和军队长期处于临战状态,既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也制约了国防和军队的长远发展。
二、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条件下的国防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对国际战略形势作出新判断,中国的国防政策随之发生重大转变。进入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江泽民着眼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对国防政策作出新的调整。
1985年6月,邓小平提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判断。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两个重要转变,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不再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再一个是相应调整对外政策,不再坚持"一条线"的战略。中央军委据此作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由时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1988年中央军委重新确立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强调着重对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国防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围绕服从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立足应付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坚持军事不结盟等内容展开。
1993年,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将战略重心从"三北"方向转到东南沿海方向。这一方针强调加速军队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实施灵活正确的战略指导,防止发生重大"台独"事变。1995年,中央军委提出科技强军战略。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又确定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国防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围绕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立足打赢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两次裁简军队员额共70万等内容展开。
三、 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政策
新世纪新阶段,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国际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中国的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也面临各种新挑战。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安全的需求,胡锦涛提出军队在新世纪新阶段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根主线。它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中国军队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历来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国家的政策为政策。军队将不断提高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我们毫不隐瞒建设强大现代化国防的战略意图和决心,同时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永远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军队在担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任的同时,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