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份的颁奖典礼上,共有15位选手获得短片及长片单元奖项。克罗斯比属于极少数第一次来中国的美国编剧;大多数选手对中国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会说中文,这其中就有来自普林斯顿大四的学生卡梅隆•怀特。
卡梅隆曾经学过八年中文,并利用暑假时间在湖南支教。他流利的中文让他与制片人黄寒之间的沟通非常顺畅。
“他的中文太好了,我们聊起来毫无障碍!” 25岁的黄寒是北影管理系研二的学生。
卡梅隆的剧本讲述了一位才华洋溢的笛子演奏者宝玉来北京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来自小城市的宝玉发现无论她怎么努力,也不一定成功,她只能在大城市里寻找答案。
谈到剧本,黄寒说一开始她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拍摄来自小地方的女孩在繁华都市里挣扎的故事。但是卡梅隆说这和女孩来自哪个城市无关,她是否贫穷或是富裕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女孩敞开心扉迎接新生活的故事。
“对我们来说,拍一个在贫穷和富裕之间挣扎的故事很平常,但是卡梅隆的故事更容易被国际观众认同,”黄寒说。
在为期一周的北京之行里,美国编剧们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探讨剧情,选择拍摄地点。这期间由双方的妥协,有不同想法的碰撞,也有相互之间灵感的激发。
来自好莱坞的克罗斯比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人。这里的人聪明勤奋,和他在好莱坞的同事没有区别。
“文化差异一定是有的,如饮食、语言。但这都是表面现象。我在这里遇见的每个人和我们美国人关心的问题是相同的,我们都要面对就业,教育和拥堵的城市交通。” 克罗斯比说。(邓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