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特效,“中国制造”

2012-05-25 12:09:02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0年艾美奖颁奖典礼上,Christopher Bremble正在发短信给一个朋友,“我们不会…”他本想打的是“得奖”,但是突然身边的人一把把他拉起来,“你得奖了!是你!”

他记得的下一件事情就是他边往台上走边把短信发完:“不,我们赢了!”

Bremble在中国的特效公司Base FX参与了HBO迷你剧集《决战太平洋》第五集的特效制作。同时竞争艾美奖最佳特效的还有该剧集的第一集。一般来说,第一集因为要争取电视台续签,制作都会特别精良,所以Bremble没想过他能获奖。

Base FX在中国有大约230名员工,其中只有10个是外国人。Base FX的获奖是中国特效团队第一次在艾美奖有所斩获。而这样的荣誉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马丁斯科西斯的首部3D电影《雨果》获得了五项大奖,包括最佳音响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而这部影片的背后,是一家叫Pixomondo的跨国特效制作公司。

在德国建立的Pixomondo在全球有12家工作室。其中10个,包括2009年设立的北京和上海工作室,负责了《雨果》中800多个镜头的特效。

Base FX来中国更早一些。2006年,Bremble来中国为他导演的影片《深海营救》制作特效,随后建立了Base FX。

中国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自己的软实力。虽然中国电影目前在全球的影响力有限,中国的特效团队已经开始参与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比如Base FX和Pixomondo参与的《超级8》、《碟中谍4》等。

好莱坞近年票房主要依赖特效突出、技术含量高的大片,比如《阿凡达》、《复仇者联盟》等,在本土制作成本不断攀高的情况下,将特效分包至全球不失为一个节约成本的好方法。

而中国在这种趋势下逐渐成长为重要的特效制作基地之一。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当然是最直接的原因。Bremble坦言,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力成本只有许多地方的20%。

但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显然才是更巨大的诱因。

2011年中国出产了791部影片,国内票房达到历史性的130亿人民币。从2003年开始,中国票房以平均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业内广泛认为,2012年底中国将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中国观众对于特效突出的大片,例如《阿凡达》和《变形金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这些影片的熏陶下,他们对影片的视听震撼度也变得更加挑剔。而这种挑剔,在Pixomondo运营总监寒洋看来,会催生中国本土导演对特效的重视。

“观众的要求变得更高了,他们有权要求看更好的片子,”他说。

Base FX从2007年到2011年每年制作一到两部中国影片,但2012年上半年有70%的项目是中国影片。Pixomondo正在洽谈3部中国影片的前期制作,占他们今年在中国的业务的一半。而在此之前,Pixomondo主要为好莱坞影片工作。

和中国电影人合作的挑战并不比制作好莱坞大片小,而且这种挑战经常不是来自技术方面。

特效在许多中国电影人看来只是后期制作的一部分,而在Base FX和Pixomondo这样的专业团队看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寒洋:“开始的时候有许多中国客户过来公司,把拍好的片子给我们,说,你有两个月时间。他们肯定希望能达到我们在其他影片中呈现出的效果,但这么短的时间内,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时候我们只能拒绝这些项目。”

他希望中国导演能够较早地开始和特效团队沟通,这样能节省很多成本。

Base FX开始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有些导演过来,只知道自己要“酷”的东西,却完全描述不出来具体怎么个“酷”法。

凯伦是Base FX的动画总监,他认为特效也应该是前期准备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拍摄完成后的工作。

在欧美,特效团队通常很早就会介入影片的制作,和导演及拍摄团队一起讨论特效的预算和计划。有时在剧本阶段,特效人员就已经参与进来。

Bremble和寒洋都很高兴地发现中国电影人的意识在改变。最近来找他们的项目经常还处于很早的阶段,比如和Base FX合作的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及陆川的《王的盛宴》。

Base FX目前正和香港导演陈嘉上合作《四大名捕》。陈嘉上原本计划建一个古城作为拍摄地,Bremble的团队在电脑上给他做了一个CG的城镇,造价比建城低得多。预览之后,陈嘉上决定采用CG制作的场景。

意识之外,另一个阻碍中国影片做出精彩特效的是预算。凯伦表示,中国影片通常花预算的10%在特效上,而好莱坞的片子经常要花到30%,像《阿凡达》这样的片子,比例会更大。

目前,中国影片在特效上的预算有增加的趋势,据寒洋观察,有些片子的特效预算已经达到一些好莱坞独立影片的比例。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特效制作基地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随着房租、人力和基础设施的成本的增加,中国最终需要有真正的创造力来支持自身的电影业发展。对此Base FX和Pixomondo都很乐观。

Bremble对中国的信心来自于他遇到的人。他认为中国有很多有想法的导演,比如姜文。而中国的技术人才也让他信任。在2005年他来中国为他的影片制作特效时,一个小公司的团队一直为他尽职地完成工作,即使公司运营已经出现问题。

凯伦提到他们去年为狮门的《蛮王柯南》工作时,导演要求他们设计一个水下怪物,唯一的要求是“危险”。中国的特效艺术家们给出了四个不同的视觉效果,包括毛发、色彩、亮度、湿度的精确表达,并最终被采用。

和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合作时,Base FX的团队在工业光魔之前给出了角色的视觉效果并得到了导演的肯定。

在Pixomondo和Base FX这样的公司工作的经历无疑给中国本土的特效人才很大的成长空间。

Pixomondo的制作总监王晓伟说:“我们公司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也许他们不如欧美的特效艺术家经验丰富,但他们每天都在处理很大的项目。而且我们鼓励平等的企业文化,即使是实习生的意见也可能被采纳到流程中。员工的提高非常快。”

Base FX的一些员工在离开后甚至开设了自己的特效工作室,还和Base FX在一些项目上开展合作。

Bremble说:“我从不认为中国没有创意人才。这需要一个过程,我感觉到着急的情绪,这种情绪对于自我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来源:中国日报 刘玮 编辑:孙恬)

 

编辑: 孙恬 标签: 好莱坞 艾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