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

2012-05-08 14:06:16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内容广泛,既涉及双边问题,更多涉及地区和国际问题,确实表明两国在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负有共同责任。成果中既有对已有机制的丰富和扩充,也建立了新的机制,如定期举行外交政策、非洲、拉美、南亚、中亚问题对口磋商,建立中美海事安全对话机制,等等。总之,近年来,对话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加强交流和沟通,增进互信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持续不断的对话和合作,两国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个重要的共识:两国要构建和谐相处、和平竞争、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个共识是较之具体的成果更为重要意义更加深远的大成果。

实际上,从四十年前尼克松访华时起,尤其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就开始了探索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两国关系历经风雨、波折、起伏,但从总体上说,两国关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是在现存的国际体系之内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使中国受益。同时,美国也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不断加深。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要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两国之间缺乏互信的问题变得这么突出呢?笔者以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来说,现在遇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资源,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分裂了美国社会,同时也使许多美国人感觉到美国的无能为力。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使美国民众对自己长期以来所习惯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反思。美国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下层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中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到无助,感到工作和生活状况的不稳,占领华尔街运动尖锐地提出了1%与99%相对立的问题。在美国和国外,都有人在问:美国是不是衰落了?

反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加速了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进程。中国发展太快了,中国自己没有充分准备好, 外部世界更没有准备好。于是就产生了对快速变化的不适应,中国自己不大适应,外部世界更不适应。上述美国的变化与中国发展同时发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上又有再过若干年中国的GDP超过美国之类的预测。于是美国对中国的疑虑剧增:中国是不是要挑战美国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的地位?90年代一些美国人所说的“中国威胁论”较多是夸张性质的,现在似乎变得切实了。有的认为中国的军力是威胁,有的强调中国的经济是威胁,还有的说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威胁。结果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进,合作领域愈来愈宽广,但两国之间的互信却没有随之增进,甚至出现了巨额的互信赤字。两国人民对两国关系有点不大放心了,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也有些不大安心了。再加上在国际关系史上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因此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人认为,中美两国也不能走出这种“大国政治的悲剧”。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到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有了许多以前没有的内容和特征,使国家间的关系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去年拜登副总统在访华以后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美国的衰亡》的文章,奥巴马总统和其他美国政要也一再重申了类似的看法,这越来越成为美国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主流看法。

基辛格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美两国间对抗是一种选择,但没有必然性。这话很有道理。如果两国关系处理得不好,是有可能走向对抗的,但这决不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中美两国已经有了三四十年互利共赢的历史,两国政治家和人民的聪明智慧是可以使两国关系摆脱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逻辑,走出一条新型的大国关系之路的。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陶文钊)

编辑: 韩榕华 标签: 中美 战略与经济对话 陶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