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债务到底可持续吗?

2012-04-24 15:42:24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金融危机之后,主权债务如瘟疫一般笼罩在全球经济上方挥之不去。中国数起地方债信用事件曝光更使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焦点,荣升近两年的热门话题。一些海外机构对此亦“忧心忡忡”,从2011年7月穆迪发表中国地方债务负担低估3.5万亿元的言论,到2011年12月彭博发布题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官方数据相形见绌,促发警报》的文章,大谈特谈中国地方债务的热情从未褪去,唱空中国经济的炒作也未曾停息。然而中国到底真的会步欧债危机后尘,陷入债务不可持续的泥潭吗?

中国,人类社会第一个进入10亿级劳动力人口的超级市场,正以自己的方式摸索前进,试图绘制出瑰丽的中国经济风景画。这幅画远看似已足够绚烂,细看便知尚有多处需精雕细琢。虽然经济总量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但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突出,对水利、交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很大需求。未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化、工业化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这条长路上,在合理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是必不可少的支撑。

高投资率需要资金支持。据IMF数据,中国政府收入(包括政府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虽逐年增长,规模也较大,但占GDP比重仍仅为20%左右,远低于德意法45%左右的水平、也低于美日30%的水平。对处于二元社会的大国来说,这样的资金收入显得不足,但为扩大政府资金来源,将税收比重提高到如丹麦、瑞典等国的近50% ,以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显然不符合实际。在投资热潮中,财权事权相对不匹配的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融资规模迅速扩大。这些债务的形成有特殊历史、体制原因,弥补了地方财政的不足,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为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奠定了基础,当然由于监管不到位、缺乏规范也出现有的地区超过地方政府财力的实际承受能力等问题。

那么,中国政府债务是否到了超出控制的程度呢?截至2010年底,据财政部统计中国中央政府债务余额为6.75万亿元人民币,加上高盛公司曾统计的政策性金融债约2.4万亿元左右和审计署公告的地方债务余额10.72万亿元,则全国债务总额约在20万亿元,占2010年GDP(39.5万亿)的比例在50%左右,债务负担率仍低于所谓的国际警戒线——欧盟马斯特里赫条约所规定的60%标准。因此从宏观层次说,中国债务水平总体并不算高,风险总体上可控。

如果从期限上来看,近两年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偿债高峰,未来几年偿还比例逐年降低。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债务占25%、17%左右,2013-2015年占比均在10%左右,甚至以下。由此推算的债务偿还率也将在2013年以后降至10%的标准附近,偿债风险也并不大,不足以引起所谓的债务危机。

退一步讲,即使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确存在数据差异或者说有部分低估,银行大面积坏账将导致危机的说法也似乎过于悲观。地方债务问题的确是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一个问题,但这可以说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后果之一,金融危机以后各地方政府响应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大规模投资产生的这些债务既非欧美国家那样花在公民福利支出上,又非战争花销上,而是花在实实在在的公路桥梁及高铁上,是提高整个宏观经济效率的必要投资,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基础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将在未来产生利润回报,而不是负担。这完全不同于欧美债务危机。

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客观看待,正确认识地方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确保为政府融资平台的正常融资提供合理通道,从而保证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正常增长,进而支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策略,将地方债务的风险分摊到更长的时间内慢慢消化是可行的化解之道,当然这一策略的前提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2011年10月,中国财政部允许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省市地方政府试点发债,就是地方债务问题的破题之举。

既如此,为何西方媒体上中国地方债务不可持续的论调仍甚嚣尘上?放眼海外,美欧失业率高企、深陷债务危机泥潭、经济低增长常态化,经济社会中深层次矛盾存在再度激化的可能。以夸大中国通货膨胀、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及资本市场问题等手段,转移国内矛盾、干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伎俩已不是被第一次使用。上世纪90年代,西方炒作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称从技术角度讲,中国银行体系已资不抵债,整个系统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30%,其手法与这次宣扬政府债务如出一辙。这些认为中国银行已技术破产的机构都纷纷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中国“技术破产”的银行,10年以后又以各种理由大赚一笔之后退出。真正实现了他们的“战略”,抢走了战略果实。这次炒作地方债不知又有什么样的战略意图,我们是不能不警惕的。

唐代哲学家韩愈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未来“中国式”的大国发展必然引来更多的关注和质疑,但外部压力也可以变成反思自身不足,审视自身缺陷,促进制度改革,实现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迎接这些批评正是大国姿态的最好展现!

(来源:进出口银行行长 李若谷 编辑:孙恬)

编辑:孙恬 标签: 金融危机 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