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2日报道:潘奇斌和蒋玉美夫妇做梦也没想到过他们的生活轨迹会节外生枝出现美国。也许算不上是一个美国梦,但绝对可成为美国插曲。他们是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猫儿山脚下的农民。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北方的寒流和南方的暖流在这里交汇,雨雾天气能持续多日不散。
1996年10月2日一大早,潘奇斌和另一个村民蒋军出发进山采药,刚出门便遇到一个刚嫁到村里的女子。根据当地的习俗,远行时遇到女性是不吉利的,潘奇斌的心里开始七上八下,不知将发生什么事。
中午时分,他们已深入到海拔约2000米的一个峡谷里,雾气已经消散。由于没采到什么草药,他们有些失望。于是他们爬上一棵高树查看周围的情况,以决定是否继续往上爬。山里本无路,他们只能借助野竹子来攀爬。
这时候,潘奇斌发现远处悬崖上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他问同行的蒋军:“这里是原始森林,会是什么东西?”蒋军也看到了这个显然是人造的物品。
他们决定靠近看个究竟,才走了几步,潘奇斌就发现了一些生锈的金属碎片。再一看,周围全是这种碎片,像是机器零件。天快黑了,他们只好在山谷里就地宿营。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附近查看时又发现了一个卡在岩石里的巨大轮子,终于意识到他们发现的是飞机残骸。他们立即返回村里报告此事,但是没人相信他们的描述,他们只好又返回取了一块碎片作为证据,送到兴安县城。
几天后,当地官员在潘奇斌和蒋军的带领下来到发现残骸的地点,共收集了12件机翼机身,13件仪表部件,7叶螺旋桨,一些散落的武器和遗骨。
后来他们得知,这是曾帮助中国抗日的美国飞虎队的一架飞机,1944年8月31日在执行轰炸任务返航途中坠毁,10名美军机组人员全部牺牲,最小的才19岁。
故事没有到此结束。1997年1月14日,中美联合小组和记者来到当地搜寻残骸时,一位美国之音的女记者坠下10米高的悬崖,当时正是猫儿山典型的浓雾细雨天气。“我不知道悬崖有多深,什么也看不见,但我必须下去救人,”潘奇斌回忆说。
当他找到那个女记者时,她已经昏迷不醒。要攀登如此陡峭湿滑的悬崖,他只能把女记者背在背上,其他人从后面推,他的同伴蒋军从上面拉绳,一点点地匍匐往上挪动。
当他们来到最近的一个记者聚集点时,记者们纷纷对潘奇斌进行采访,他成了一个小小名人。
1997年3月1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给潘奇斌写了一封信,感谢他救援了美国记者何宗安,但没有提及潘奇斌发现美军飞机残骸一事。而且,由于向克林顿报告此事的人不知道潘奇斌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克林顿的信中把潘奇斌名字的汉语拼音写成了“Pan Qiwen”(斌字左边的“文”的发音,可能是这个原因)。
潘奇斌与美国的缘分本来就此结束,但是有人鼓励他去美国“看看”。当他申请签证时,签证官认出了他,问他“同行几人”。当然,他是独自前往的。他太太蒋玉美说,潘奇斌很喜欢美国,往返数次之后,在纽约找了一个“装修”工作。
“他九年都没回家了,”蒋玉美说。2009年,蒋玉美用潘奇斌从美国寄回来的钱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
他们的这家包括食宿等服务的农家乐有3层楼,共500平米。近年来,来猫儿山的游客逐年增多,特别是夏天的几个月,给饭馆带来不少收入。蒋玉美说,潘奇斌仍然在纽约租一间“非常小的房子”,夫妻俩“经常视频聊天”。
蒋玉美希望有一天去美国观光旅游。她说:“我不想住在美国。他挣了一些钱后也会回来的。”
他们不愿意出去的一个原因是,他们20岁的独生子刚考进南宁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儿子想到一个城市定居并且把父母接到身边。
“我每年干半年歇半年,照顾一下田地和其它杂事,”蒋玉美说。“这里的生活很惬意,我以前最大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坐飞机去北京旅游。现在没有什么梦想啦。”
“刚开始有一段时间很困难,但是我们没去求人,”她说。因为96年和97年的事,当地政府奖励了潘奇斌7000元人民币。“奇斌刚到美国时日子不好过,但我们也从没想过去找美国之音的记者或美军飞行员的后代。”(那十名飞行员中仅有一人牺牲时有后代,1997年他在潘奇斌陪同下,曾前往飞机坠毁地点瞻仰,凭吊其父亲。)
和潘奇斌一起发现飞机残骸并一起救援美国记者的蒋军运气就没那么好。他家境贫穷,母亲多病。10年后他才意识到可以和潘奇斌一样去美国挣钱。但是当他去申请美国签证时,签证官拒绝了他,并称蒋军所做的事已经成为“历史”。
“蒋军不是那种积极的人,他有点内向,不太会跟人打交道,”村长说。“他甚至都不愿意离家出外打工。”
村里的生活总的来说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这个村有103家竹子制品作坊,许多人靠竹子这种可再生的资源谋生。今年48岁的潘奇斌在当地绝对算是一个异类。“大多数人在附近工作。越来越少的人外出到富裕省份打工,”村长说。“很快他老婆就会在村里挣大钱,和他在纽约一样,也许挣得更多。”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 朱周柯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