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苹果第三创始人10%股份仅换800美元|无安全防护 奥“钢丝超人”徒手漫步千米高空|乌鸦也会“打手势”传信息 聪明堪比大猩猩|
中国日报精选>评论
中国白皮书明确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2011-11-30 10:03:0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9日评论版头条文章:11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这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个时代最大挑战之一的里程碑。

早在2009年中国就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一明确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皮书详细解释道,中国整个社会都用切实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它同时还阐述了国家将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快速扩张、提高能效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发展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为什么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它顺应了全球趋势,在最终电力需求结构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的40%来源于个人交通,而另外分别有20%来自建筑和工业。

工业化国家仍然把重点放在发电设施上。但在历史上,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提高终端利用效率一直是降低经济产出中能源密集度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如果是由化石燃料所产生的能源的话,在能源终端中消耗的每一个单位能量来说都会发挥出“乘数效应”,即相当于3倍的最初能量及其排放量。然而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需要调整相应的能源消耗结构,而电力供应是基于消耗总量,这使技术改革更容易实现。

更确切来说,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单纯依靠尚未成熟的技术进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因为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会推动能源供给转变,能提供改良的或是全新的能源服务。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终端能源利用技术、消费者和对能源服务的需求,例如采暖、照明、交通和电力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承认中国亟需转变能源消耗模式,并且已经严肃表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挑战的态度。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其他国家只是重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中国致力于节约能源或是限制使用能源这一方法。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顺应了历史潮流。城市化进程涉及两个转变:第一是兴建基础设以满足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是由高收入者主导的消费转变,是包括生活必需品和自选商品的转变。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作为经济基础的六大高能耗产业——电力、钢铁、建材、黑色金属、化工和石化,在2011年前五个月的电力消费增长中占了42.7% ,它们应该成为优化能源使用的重点处置对象。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的途径,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必要采用工业化国家的结构、技术和发展经验,但是有必要改变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方式。

比如说,经济增长通常会带来交通的发展,发展意味着会生产更多的商品,而财富积累会导致消耗更多的服务。例如在欧盟,公路交通是最耗费能源的,2009年就占了能源总需求量的73%,而轨道交通客流在过去十年中的能耗下降了23%。随着高速铁路和城市交通系统的粗放型发展,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化国家。

如今,能源统计的范围涵盖了经济活动,它也是能源系统中的一部分;而能源终端利用数据一般是难以获得的,例如交通、照明和采暖等。通过调整数据统计制度,统计包含能源消耗和“家庭碳排放量”在内的数据,中国就能够开发出比以前更加客观的能量转换模型。

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其目标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中所概述的政策和行动指南非常具有可行性,然而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不可否认,白皮书的发布时机是很合适的。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收入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变化,这会带来更大的人口流动、兴建更多的房屋、消费更多家电以及改变饮食习惯,而这些都是能源密集型的,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会密切关注中国所执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business/2011-11/29/content_1418247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Mukul Sanwal   编辑   邓睿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最“胆儿肥”的十大女主播
有时候,女人胆儿大起来更加疯狂。看这些豁出去的女主播们,如此举动到底为何? >> 详细

论坛
被各种“门”毁掉的男女
如今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当属08年的艳照门。这些事件主角们出事后命运如何呢?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