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王妃凯特被传有喜 小夫妇后年迁新居|伦敦高跟鞋展览异彩纷呈 让女人更接近天空|小行星8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排除相撞危险|
中国日报精选>财经
外籍员工社保新规对在华外企影响颇大
2011-11-04 10:00:02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4日报道:一项调查发现,尽管社保新规则似乎已尘埃落定,有外籍员工的公司仍然对新社保规则持观望态度,这显示现存的法规需要改进以运行良好。

《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在十月中旬生效,授令把持有中国就业证的外国人纳入中国社保体系,由于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项办法引起了商界的关注。

美世人力资源咨询(上海)公司中国医疗与员工福利总监Greta Mikelonis说:“少数公司已经开始为其外籍员工支付新社保,然而大多数雇主仍在讨论下一步该怎样走。”

根据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中国475个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6%的雇主称他们正在考虑在2012年改变目前的员工薪酬福利待遇,而其余84%的雇主则表示他们目前没有改变的计划。

被调查的公司包括外商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国有企业以及地方私营企业,但是85%都是外商独资公司。

Mikelonis说:“基本上,很多雇主仍在等待规则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已经出台了该规则的执行细则,但是很多城市仍然还没有明确的规范。”

路透社援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主任徐延君的话说:“情况是这样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就接收所缴纳费用或人员登记做好充分安排。”

然而徐延君表示该办法没有回头路。

他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方税务机构在今年年底前将工作落实到位,但是公司将要补交从10月15日该办法生效起应缴纳的费用。

根据北京的规定,2011年社保缴费基数最高是12603元(折合1978美元)。

对于工资等于或高于上限的员工来说,雇主每月需要支付约4096元,员工需支付约1326元。

大部分外籍员工的月薪都高于该上限,相当于2010年北京市雇员平均月薪的3倍,所以很容易计算出公司将增加多少额外开支。

粗略计算下,一个外籍员工额外成本的总额将达到每年约6.5万元,包括雇主所需支付的约4.9万元和个人所需支付的约1.6万元。

Mikelonis说:“这还将产生先前没有支付的额外费用,而且雇主所要花费的成本要高于员工,所以有很多外籍员工的公司将受到较大影响。”

约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公司称,他们希望额外费用应该少于雇员总报酬的5%,而其它四分之一的公司认为额外费用不会超过10%。

人事部经理们正在想办法解决如何对待两种外国员工:即全球范围内雇佣的国外员工和在国内雇佣的国外员工。

对于当地雇佣的国外员工,一半以上的公司将需要支付其员工社保的部分。而对于海外总部调派的海外员工,大多数公司仍对新规则采取观望态度。

约5%的公司正在讨论补偿员工以确保他们的收入不会下降。

Mikelonis说:“我们有四分之一的雇主表示,他们不认为这会影响外籍员工在中国工作的决定,可能短期会有点影响,但从长远看来,它可能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她说,向雇主阐释新的规则需要时间,但是这是国际惯例。就社保而言,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要求外籍员工获得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

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程颖峰(Daniel Cheng)表示,在经济低迷、其他成本上升的前景下,商界表示了对额外成本的关注。

很多商会,例如北京的中澳商会已经给有关当局递交了文件。

Brendan Mason是澳大利亚科利耳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Mason说:“政府正在尝试做的是件好事,但是一个计划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所以计划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

很多受雇于小公司的外国人可能会认为新政策对他们有好处,但是对在大公司工作且已经被全球保险覆盖的外国人而言,他们不愿支付新社保的钱。

他说:“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医疗保险,因为在香港买医疗保险更便宜,但是我们认为生育和养老保险金没有意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北京工作的外国记者说,他愿意支付他自己的那部分,但是不确定雇主是否视额外费用为负担。

此外,大多数在中国的外国人没有在中国呆一辈子的计划,他们很关注自己可能缴纳了费用却享受不到福利。

目前,如果没有中国工作签证,外国人不能在中国工作;所以很多人认为失业津贴存在政策上的漏洞。

国家社保中心的徐延君说,个人所缴纳的费用将在员工离开中国时退还,不过他没解释具体该如何运作。

美世人力资源公司的项目主管James Xu 说:“中国处于改善其现存社保网络的过程中,包括改善其国民的社保体系。这些漏洞将会修复。”

然而,他表示这项新政策可能加速聘用本地员工,实现真正本土化的趋势。

上海社科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李小钢说:“新成本可能会招致外国公司的投诉,但是由于这是国际惯例以及全球化的产物,这样的投诉是无效的。”

李小钢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正在投资海外,中国公司也需要在投资国支付社会保险费用。

然而他表示,中国的现存社保体系需要改善。例如,每个城市有不同的标准,而有些公司在不同的城市都有员工,这样一来公司实施起来就很困难。

中国与韩国、德国签署了免社保的双边协议。来自德国的员工在最初48个月可以免除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而来自韩国的员工则可免除养老保险。

Mikelonis表示,其他国家也在探讨类似的协议,困难的部分是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国家将和中国签订这样的协议。

到2010年底,持有中国就业证的外国人超过23万。(中国日报记者   蓝澜   编译   张斯   编辑   邓睿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盘点动物世界的“僵尸”
不要讶异!动物世界也有僵尸哦!想知道他们有何独特吗?为你揭秘生死一线的僵尸动物! >> 详细

论坛
1978年的广州老照片
1978年的广州是什么样子?美国人葛大为在网上上传了一批照片,在遥远的广州引起了热烈关注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