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拉登多子抨击美搞暗杀 “恐怖皇太子”疑出逃|“百年地震预言”引恐慌 数千罗马人匆忙撤离|农场主栽树7000棵组成巨型“吉他”纪念亡妻|
中国日报精选
中国抗震救灾经验的世界意义
2011-05-12 06:29:09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12日评论版头条文章:我们无法不受灾害的影响。

但是,通过减少贫困,并将降低风险战略纳入更广阔的发展进程中,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在中国又称为国难日。当我们纪念这天时,也是时候思考未来我们该如何减轻如此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我们都希望中国永远也不要再经历一次汶川地震,但是日本最近发生的地震和海啸警示着我们,世界范围内的灾害仍威胁着成百上千万人的生命,与此同时,慢性灾害如持续的干旱正在侵蚀着更多人的生活。没有国家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最近几十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升级,许多专家预测,未来这种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灾害将继续发生。然而,如果在应对这些灾害时增强抵抗能力,就可以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在中国,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损失。仅2010年,灾害影响了大约4.3亿人,约8000人丧生,毁坏了3百万所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人民币(770亿美元),同时约4000万公顷农作物遭到破坏。

但是,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二月份在联合国大会上有关减轻灾害风险的讨论中所强调的,灾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盲目的城市化和环境恶化给世界各国政府带来更大的挑战。

贫困是人们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穷人往往住在生态脆弱地区,居住的房屋不合格,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当生产资产遭受损失时无能为力。不合适的发展进程、管理不力也加剧了灾害的风险。

灾害加剧了贫困,其带来的风险超越了贫困地区所能承受的极限。与此同时,灾后恢复要挪用减贫的资源,使得发展可能中断甚至倒退很多年。

因此,我们需要视灾害为发展的根本威胁之一,并把发展作为防灾的核心。这意味着不仅要把消除贫困融入灾后恢复工作中,而且要把减轻灾害风险的战略纳入更广阔的发展进程中。正如中国在2009年减灾白皮书中所提到,这需要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

汶川地震后的三年里,中国在探索帮助弱势群体脱贫、抵御灾害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在汶川地震中的经历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首先,尽早采取措施恢复社会服务和人民生计有利于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促进未来的发展。应对灾害的策略需要弥合最初的紧急救援与更长远的重建挑战之间的差距。

其次,灾后恢复策略需要关注到最贫穷、最弱势的群体,这些人往往最难接触到且最有可能被排除在恢复进程之外。他们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和种族群体。

第三,当政府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与群众参与相配合时,灾后恢复是最有效的。在四川,民间组织在灾后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这表明普通人可以挽救生命,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重拾尊严。

第四,持续的灾后恢复工作依赖于民营企业拉动经济增长。健康的、准备充分的企业能为灾后恢复注入资源、专业技术和信息,创造就业机会,巩固地方经济的发展。

最后,即使像中国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国家,在复杂的紧急状态下也受益于来自国际的资助和专业技术支持。在汶川地震时,中国决定请求国际救援,并为国际紧急救援及更长远的支持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灾后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联合国这样的国际伙伴拨款了约8000万美元,通过早期的灾后恢复框架、生活援助、公共卫生建设、教育和环境的恢复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帮助受灾地区“重建更美好家园”。

凭借在中国30年的国际发展经验,以及同政府和民间团体密切的关系,联合国将继续通过加强国家的、地区的以及地方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中国更有弹性的发展。

灾害越来越成为需要全球合作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正通过其发展规划,致力于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以解决灾害风险所带来的跨境经济、社会和人身安全问题。

在未来五年,《2011-2015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将支持管理创新、加强同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的关系,以促进风险意识的发展,以社区为基础减轻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利用市场手段进行灾害的防预和准备。

汶川灾害留给我们的永恒遗产是中国为达到这个目标所做出的崇高贡献。中国向全世界分享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制定更好的灾难预防政策,并努力支持建立强有力的地区机构安排。

汶川地震教会我们,客服灾难需要社会各阶层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这一挑战。国际社会在建立一个真正的国际应对灾害体系时合作得越紧密,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准备的就会越充分——因为不幸的是,灾害不可避免会发生。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5/12/content_1249383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Renata Dessallien 是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编译 张斯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戒指上的精致大餐
没有钻石、宝石,不用铂金、黄金,这些可爱的戒指上演精致大餐,着实吸人眼球 >> 详细

论坛
最有福相女主播(组图)
女主播,人人都是美女,她们中很多人有着“福相”:董卿唇红齿白,周涛鼻子高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