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最后一名一战士兵去世 享年110岁|解开拉登十大谜团 肾病不要命、未受美栽培|美方称拉登准备逃跑 只有全裸才考虑活捉|
中国日报精选
中国将邀百名苏丹南部官员赴华培训
2011-05-06 06:38:14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6日苏丹南部朱巴报道:中国驻朱巴总领事李志国大使(注:李为大使级)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今年将邀请上百名苏丹南部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赴华接受培训。

今年1月9日,苏丹南部近四百万选民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通过一人一票的方式决定该区域是否脱离苏丹。结果约99%的选民选择独立,苏丹南部也将于今年7月9日建国。

然而,对于经历了50多年战火的苏丹南部来说,百废待兴,建国意味着新挑战的开始。

“建国后,国际社会会给南方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援助,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到目前为止,建国筹备进程比较顺利,”李志国大使说。

李志国总领事还将中国同苏丹南方的关系形容为“内容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和苏丹南方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中国便向苏丹南部地区派遣过医疗队。

2005年南北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后,苏丹南方“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现在的苏丹南部执政党)主席萨尔瓦·基尔(Salva Kiir)应中联部邀请赴中国访问。

基尔于2007年再次访问了中国,并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面,以巩固双方的政治互信。

2008年9月1日,中国驻朱巴总领馆在苏南方首府朱巴开馆办公,双方关系发展步入新阶段。双方官员互访不断,经贸合作和人员交流也稳步增长。

中国在今年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后很快承认了公投结果,意味着中国将在该地区建国后给予正式的外交承认。李志国大使称建国后,中南双方将“按照正常国家关系原则,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且“合作的领域将比较广泛”。

李志国大使说:“苏丹南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取得的发展经验和技术水平都适合南方。南方愿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从中国的经验受益,并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目前苏丹南方主要的经济来源靠石油,其98%的政府收入均来自石油。苏丹是非洲撒哈拉地区第三大产油国,日均产油约50万桶。

南方独立后,苏丹百分之七八十的油田都将在南方境内。而由于苏丹南方地处非洲内陆,因此石油加工和出口还得靠苏丹北方的输油管道、炼油厂和苏丹东北部的苏丹港。因此,苏丹南北双方和平共处、开展互利合作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期待,也是南北双方的共同需要。

除石油外,苏南方主要经济发展动力均靠外援和外资。包括中、美、日在内的很多国家均为南方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中国对南方的援助主要用于建立学校、基础设施、医院、打井等。截至目前,中国向南方已捐助了3批抗疟药品,1座板房小学,并将在南方建设一所医疗设备齐全的医院。中石油向当地朱巴大学捐赠了一所医院和一座电教中心,中国公司也已在南方打出一千多口水井,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饮水困难。总领馆建立以来,积极支持南方文体事业发展,向其提供了5个杂技培训名额,两次邀请中国文艺团体来当地进行文艺演出,并捐赠了一定数量的乐器、足球、篮球等体育用品。

根据联合国统计,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苏丹南方官员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李志国大使称,国际社会比较关注南方的能力建设。行政、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比如说海关、政府的管理水平,经济发展规划等。

作为中南合作的一部分,李志国大使表示中方去年为南方培训了40多名官员和技术人员,今年计划邀请大约100名南方人员到中国接受培训,而“这个工作现在正在做”。此外,中方还将继续向苏南方提供赴华留学奖学金名额。

“我们将根据南方的特殊需要,开一些专门的培训班。比如说,南方有意愿让我们给他们培训外交人员。去年我们给南方培训了一批外交官,得到他们的欢迎,今年将再培训40名外交官。”李志国大使说。

目前大约有1700至1800中国人在苏南方工作、经营,主要是在苏南方北部地区油田作业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大约有两百多中国人在首都朱巴一带,主要从事餐饮、旅馆、和建筑业等。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5/06/content_1245487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海洲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盘点中国空姐出身女富豪
娱乐界不少女明星出身空姐,她们不仅拥有先天美貌同时也打拼出不菲身价 >> 详细

论坛
十大清新古镇:尚为处女
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的那些则已被众多的客人蹂躏踩踏,十大古镇仍然如村姑处子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