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31日评论版头条文章:日本地震不仅仅严重损害了其基础设施和社会财产,也对其货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3月11日发生地震的当天下午,日元由于日本个体投资者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大幅升值,继而在G7的调停下跌回到80。日元的波动性反映了它对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这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元国际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它的历程可以为让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更为清晰。
而同样在2011年3月,将在中国南京召开的G20关于国际货币系统的峰会。由于不断增加的国际压力,虽然报道说人民币问题不会成为G20的重点议题,但中国的外汇政策和人民币在国际外汇系统中的角色也将在这次峰会中讨论。一周之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又达到了在200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进程中,2011年1月4日,世界银行发布公告,将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该只2年期限的债券总额5亿人民币,约合7600万美元,票面利率0.95%。世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意义在于,第一,世界银行作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金融组织,其发行人民币债券不仅表明了世行对人民币市场发展的支持态度,还可有力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信心;第二,世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可进一步丰富香港人民币债券(也称“点心”债券)品种,提供市场流动性。
世行人民币债券发行的基础,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年来的不断推进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货币之所以是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加中国政治和经济决策主动权,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不断成熟。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向国际化货币发展顺理成章。
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国际化,其中包括国际上计价结算和官方储备最为广泛的美元,与之类似的还有欧元、日元和英镑。其他影响力相对较弱,但仍在某些区域发挥国际化货币部分职能的货币包括澳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等。
回顾历史,美元、日元和欧元在经由国家货币向国际化货币转型的道路上,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与选择。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在国际间实行以美元-黄金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基本确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另一方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无偿援助和贷款等方式向欧洲和亚洲提供美元流动性和支付能力,有效地帮助美元树立起了国际流通货币的地位。此后,尽管由于美元-黄金兑换体系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由于国际货币在使用上具有依赖性和规模性,美元凭借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仍在国家信用货币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日元国际化的途径与美元不同,即在国际化过程中缺少来自其他国家的协助,但日本借助当时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向周边亚洲国家进行大量日元贷款及日元之间(直接)投资,并大力推动在跨境贸易中使用日元结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元基本实现了在亚洲区域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跨境贷款上的广泛应用。但在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受金融危机影响,日元遭受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信任危机,日元国际化进入停滞。
欧元与美元、日元的不同在于它是超越国家主权的流通货币。欧元的发展依赖欧元区巨大的经济贸易总量。作为国际货币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元为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逐步上升,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据估算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份额约为26.5%,1999年这一数据为17.9%。但由于欧元区综合实力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及美国。
对于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蒙代尔的观点是,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构成信心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该货币流通或者交易区域的规模,其次是货币政策的稳定,再次是没有管制,最后是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以及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笔者认为,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道路,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可以看到,三种货币的国际化,都与国际贸易结算有密切关系,因为国家贸易是让其他国家接受本国货币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树立起其他国家对本国货币的信心。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2009),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具有通过国际贸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天然优势。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推出了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的即期交易品种,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满足经济主体降低汇兑成本的需要。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由区域化开始推进。日元与欧元在国际化进程中,均有成为区域化货币的过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对美元过分依赖的风险性,人民币可逐步在亚洲区域承担计价结算以及货币储备的功能,由区域性货币再进一步向国际化货币发展。
最后,需注意货币国际化给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以及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和自主性的影响。货币国际化后,全球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将影响货币存量、流通速度和利率水平。例如日元的国际化使日元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升值,不仅影响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日本政府为稳定汇率大量购入外汇,导致日元供应过多,助长股市和楼市的泡沫。因此,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需循序渐进,既完善风险控制,又保障政策的有效性。
世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全球对人民币市场兴趣日增的一个缩影,可预见,随着人民币国际计价、流通、投资和储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民币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品品种的不断丰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将越来越迅速。
在发展的同时,也需注意离岸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将可能有大量国际资本流入香港市场,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跨境资本监管压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还可能对我国汇率、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在境内外利率、汇率出现溢价时引发跨境套利资金流动。另外,离岸市场的发展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也可能间接地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处理好积极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一方面完善发展,提升竞争力;一方面控制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3/31/content_1225291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 陆晨希 编辑 吕捷)